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部分

現了。

四十分鐘後,他突然收到唐衛國發來的簡訊,上面寫著:“佑宇兄,情況不妙,有人捅上去了,明天早上,新華社、央視、中新社等十幾家媒體記者,都要趕到洛水,進行跟蹤報道,我在這裡應付,準備召開新聞釋出會,那邊就全交給你了。”

王思宇愣了半晌,才嘆了口氣,按動鍵盤,發出沉甸甸的兩個字:“收到!”

…………………………………

少了點,發出來吧。

第四十五章 生命線

能夠讓十幾家權威媒體蜂擁洛水的人很多,但有膽量這樣做的人,卻寥寥無幾,接到資訊後,王思宇馬上懷疑到了兩個人,一位就是洛水市新任市委書記的人選尹兆奇,另一位,就是一直在旁邊虎視眈眈、蓄勢待發的省委組織部長陳啟明。

尹兆奇的嫌疑很快就被排除,理由很簡單,支援他來洛水的,恰恰是省委書記梁鴻達,而梁書記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不會把事情鬧大,況且,尹兆奇的屁股還沒到位,板子先打過來,也不合情理,容易犯了眾怒,至於陳啟明,倒有這方面的動機,可能想做些文章,把水攪得更混一些。

雖然一旦出現重大傷亡事故,上面進行行政問責,承擔責任的,多半是市政府下面的分管領導,但這樣的事情,會直接影響到上面對洛水市委班子的看法,若是處理不當,作為市委主要領導,無論是唐衛國,還是王思宇自己,都會丟去很多分數。

畢竟,他們不同於普通的地方幹部,而是各自派系的新銳領軍人物,洛水有事,高層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兩人,至於其他市委領導,分量就差得太過懸殊了。

正因為如此,兩人都不敢怠慢,對於這次的突發事件,要小心應對,同心協力,度過難關,並且,王思宇到了事發現場,也是一種訊號,假如他們兩人保持了一致,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某些人也會投鼠忌器,不會把事情鬧得太大。

正沉思間,手機鈴聲響起,王思宇看了號碼,見是省委書記梁鴻達打來的,趕忙接通,輕聲道:“梁書記,您好!”

梁鴻達顯然火了,在電話裡拍了桌子,大發雷霆道:“王書記,怎麼搞的嘛,我上次去西線工程考察,專門強調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你們都當成了耳邊風?”

王思宇微微皺眉,沒有吭聲,過了半晌,才輕聲道:“梁書記,這次是突發事件,事先很難預見,目前當務之急,是先把下面的受困工人解救出來,然後才能調查事故原因。”

梁鴻達鐵青著臉,哼了一聲,皺眉道:“現場的進展怎麼樣?”

王思宇嘆了口氣,有些無奈地道:“進度不快,坍塌面積很大,在清理過程中,還不時有碎石掉落,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險情,只能採取保守救援方案,按照現在的推進速度,最快也要四十八小時!”

“四十八小時?”梁鴻達沉默了,良久,才輕吁了口氣,緩和了語氣,沉穩地道:“王書記,省委對這次的事情高度重視,希望你們能想盡一切辦法,把問題及時解決。”說完之後,把手機結束通話,重重地丟在茶几上。

聽著耳邊傳來的‘嘟嘟’聲,王思宇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常務副市長石崇山走了過來,一屁股坐在他旁邊,輕聲問道:“是梁書記?”

王思宇點點頭,苦笑道:“是啊,發了一通火。”

石崇山臉上露出慍怒之色,嘴一歪,忿忿地道:“發火?他發什麼火!要不是他過來催命,哪會出事?”

王思宇皺起眉頭,不滿地看了他一眼,輕聲道:“不能這樣講,這個時候,更應該冷靜,要沉住氣,不能鬧情緒。”

石崇山也意識到了剛才的莽撞,就嘆了口氣,有些沮喪地道:“王書記,專家們的預測比較悲觀,裡面的人凶多吉少。”

王思宇擺擺手,語氣沉穩地道:“只要沒見到屍體,就要當他們都活著,現在最重要的,是想盡一切辦法,瞭解到裡面的情況。”

石崇山站了起來,揹著手踱了幾步,轉過身子,輕聲道:“王書記,電信系統的技術人員已經到了,半個小時前,他們在入口處,緊急搭建開通微蜂窩CDMA通訊搶險,可經過測試,坍塌的土層太厚了,無線訊號根本沒辦法穿透覆蓋,現在只能採取第二套方案,從遠處把通訊電纜拉過來,但難點在於,必須提前打通生命線。”

“可沒有聯絡,這生命線也很難打通啊!”王思宇嘆了口氣,起身走到前面的牆邊,看著上面標註的救援工作示意圖,招手叫來專家組的程工,指著圖紙,關切地道:“程工,你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