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治地位牢不可破,作為伊蘇里亞王朝的開國之君,這種穩固是絕對必要的。

接下來,利奧三世要解決的是日益混亂的國內矛盾,引起這種矛盾的並非企圖叛亂的軍事統帥,也不是想要造反的下層百姓,而是打著宗教旗號,趁機大發戰爭財的東正教會。

由於*帝國驚人的擴張速度,小亞細亞地區的修道士們為了躲避戰火,紛紛湧入拜占庭內地,隨之而起的修道院遍佈全國各地。他們就像惡性腫瘤一樣爬伏在本就縮水的國土上,無情地吞噬著帝國的每一個細胞,金錢、土地都被這些上帝的經紀人納入囊中,拜占庭的半壁江山落入修道士之手。

按照傳統,修道院享有免稅權,以及其他特權,這更助長了他們肆無忌憚的瘋狂掠奪。

農民伯伯之所以叫農民伯伯,是因為他們可以在賴以生存的土地上辛勤耕種,用打下的糧食解決溫飽問題,而這一切在修道士們到來後,都變得不可能了,他們的土地被這群洋和尚無情地奪走。

農民伯伯沒了土地,他們吃飯就成了問題。他們飯都吃不飽,就更別提給國家交稅了。國家沒有稅收,就沒法強軍,軍隊沒有充足的補給,就無法抵擋*人的進攻;國家沒有稅收,就沒法封賞軍事貴族;軍事貴族沒有好處,就不會甘心情願為皇帝賣命。

拜占庭陷入了這樣一個惡性迴圈之中,要打破這個迴圈,就必須解決它的病根——東正教會。

要想鞏固伊蘇里亞王朝的統治,要想子孫後代穩坐皇帝的寶座,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對教會下刀已經勢在必行,利奧三世別無選擇,他必須把這顆惡性腫瘤從體內摘除掉。

不論利奧三世這個醫生的宗教信仰如何,他給教會動外科手術的目的都不是為了和上帝作對,而是為了穩固政權。

務實——這正是利奧三世能成為一名出色政治家的重要原因。

【破壞聖像運動】

利奧三世找到了癥結所在,下一個問題是,東正教作為國教是絕對不能推翻的,否則將會動搖國家的根本,將會出現信仰危機,那麼如何才能既摘除腫瘤,又不使病人死在手術檯上呢?

正如一個合格的外科醫生必須要有好的眼力一樣,利奧三世具備一雙洞察一切的慧眼,他一眼就發現了可以下刀的地方。

早期的東正教強調信仰,禁止聖像崇拜,隨著發展,聖像崇拜逐漸風靡東正教,聖像和聖徒(相當於佛教裡的高僧)的遺骨被修道院供奉起來,善男信女們頂禮膜拜,認為這樣就可以避免災禍,香火錢源源不斷地流入修道院的保險櫃。

修道院裡擺放著品種繁多的聖像,再這樣下去,東正教就快變成多神教了,這嚴重違背了東正教的一神論本質,很多東正教的神職人員對此也甚為不滿。

利奧三世正是利用聖像崇拜這一點,揮起他的手術刀,以向教會奪權為目的的 “破壞聖像運動”轟轟烈烈地在拜占庭大地上展開。

726年,利奧三世頒佈第一道反對聖像崇拜的詔令:“禁止供奉聖像”,由此拉開了“破壞聖像運動”的序幕。

修道院的大批土地被充公,剩下的土地必須交稅,大量修道院被取締,大批修道士還俗恢復了勞動人民的本色。

皇帝的措施得到軍隊和貴族的一致好評,他們早就垂涎教會的土地。令人沒想到的是,一些主教也跑來給皇帝唱讚歌。原來,修道士們不聽話,他們想趁機統治這些修道士。城市手工業者們也起來歡呼,他們對修道士的日益驕橫早就不滿。

君士坦丁堡牧首忍不住了,站出來反對利奧三世的命令。西方人慣有的反抗精神在修道士身上得到完美體現,他們振臂高呼,表示強烈反對,沒了聖像,俺們怎麼收香火錢?

只口頭表示反對是沒用的,這個傻瓜都知道,必須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才能扭轉局面。

修道士們本著“走出象牙塔,到群眾去”的想法,出來煽動那些容易激動的市民,缺乏知識的婦女是他們的主要鼓動物件。

市民對農民伯伯的悲慘遭遇不甚瞭解,他們對修道士報有同情心,拜占庭西部各省及君士坦丁堡的大多數市民紛紛響應修道士的號召。希臘及愛琴海的各島嶼爆發反對皇帝政策的起義,宗教的力量真是太可怕了。

幸好利奧三世是個鐵腕人物,*人都不怕,還會怕你幾個敵對分子?反叛者輕易地就被*了。

羅馬教皇格里高利三世(Pope Gregory III;當時教皇國還沒成立,羅馬教皇還在拜占庭的管轄之內)大為惱火,他以在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