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的,難道你邁克爾全忘了?

明智的國會阻止了邁克爾的愚蠢行為,並提出如不罷免邁克爾,國會就不對任何請求做回應。

在理查二世看來,凡是和宮廷黨過不去的,都是在和逼宮派狼狽為奸。國會的做法自然讓理查二世把它定性為狼或狽。

理查二世一怒之下揚言說,自己不會罷免任何宮廷黨人,更別說邁克爾了。

國會更橫,積極召開大會,商量的內容讓理查二世脖子直冒冷氣:廢黜理查二世,另立新君。

這回子理查二世傻眼了,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丟車保帥。

邁克爾狼狽離開領導崗位,流亡異國,他留下的活兒——王室財政大權,由一個新委員會打理。

這一事件給理查二世上了一課,他手裡沒有實權,僅憑几個宮廷黨人成不了大事。於是,理查二世離開倫敦,在全國各地巡迴走訪,四處尋找勤王力量。

這趟“驢行”收穫甚大,理查二世在柴郡(Cheshire)著手組織勤王軍隊,並對一些政府首腦封官許願。

當理查二世興高采烈地返回倫敦時,逼宮派就衝過來逼宮,把一紙訴狀拍到他面前:以叛國罪起訴宮廷黨人,順便還捎帶上了幾名忠於王室的高官。

這分明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裸地奪權!從小就睿智的理查二世這點貓膩還是看得出來的,這一次他該如何化解這場危機呢?

和以前相比,理查二世腰桿不那麼軟了,他手裡是有軍隊的。現在只是時間問題,只要柴郡的勤王軍隊殺到首都,一切就盡在掌握之中。

本著這一邏輯,理查二世和逼宮派打起馬虎眼,儘量拖延時間。與此同時,信使趕奔柴郡,通知勤王軍隊進京護駕。

理查二世在王宮裡不停地轉著圈子,不停地比劃著十字,焦急地等待著訊息。不久,壞訊息傳來,勤王軍隊在進京途中遭到攔截,大敗而逃。

完了,一切都完了!理查二世痛苦地答應逼宮派,隨後的幾天是處斬宮廷黨高層,四處追殺邁克爾等人的娛樂節目。理查二世的一批貼身騎士也遭清洗,死得比竇娥還冤。

至此,支援國王的勢力土崩瓦解,理查二世再次在這輪宮廷鬥爭中敗下陣來。

但是,我要說個但是,此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理查二世又有了翻盤的機會:

一、逼宮派積極組織的反法聯盟以失敗而告終,英格蘭北部卻連遭蘇格蘭入侵。國人把這些失敗解讀成為逼宮派執政不利。

二、王叔約翰回國,但他人走茶涼,以前攝政派的老部下都成了白金漢的“自己人”。約翰勢單力孤,攝政的頭銜已成空銜。於是,他與理查二世化干戈為玉帛,聯合起來對付逼宮派。

三、理查二世不再是小朋友,他早已是二十多歲的大青年。

所有以上諸種原因混合起來產生化學反應,所得的化合物就是1389年,理查二世信心十足地向國會提出單獨執政的要求。

他把以前的政治混亂都推到宮廷黨身上,說自己都是受那幫狗頭軍師的矇蔽,他本人也是受害者。說這些你虧心不虧心啊!

把責任推到一幫死鬼和逃犯身上倒是不錯的主意,而真正讓理查二世勝出的卻另有原因。

雖然在對待宮廷黨的問題上,國會和逼宮派的意見一致,但兩者的根本出發點是不同的,逼宮派是要奪權,國會則顯得大公無私,要維持國家正常運轉。

逼宮派把持朝政期間的所作所為令國人大失所望,這迫使國會擁立理查二世。於是,理查二世如願以償地當上名副其實的國王。

掌權伊始,理查二世就推翻逼宮派的激進外交政策,轉而尋求與法國修好。

這一年即1389年,理查二世對法的溫和政策標誌著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終於在理查二世努力下畫上句號。

在結束戰亂、減輕老百姓負擔方面,理查二世功不可沒,但這並不表明他此後的執政就是那麼得人心。

另一方面,逼宮派並沒解散,理查二世還在想辦法、找破綻,尋機消滅白金漢一黨。

【舞會風波】

英格蘭的政治混亂暫時告一段落,在隨後的十幾年裡,英格蘭局勢相對穩定。接下來讓我們把目光投向英吉利海峽東岸,享受一下法國的宮廷鬥爭。

相比英格蘭,法國的宮廷鬥爭沒那麼複雜,這是因為法國國王查理六世不像理查二世那樣意志堅決、百折不撓,這哥精神實在太脆弱。

有一天,王后的一名貼身侍女結婚,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