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為什麼要了解職業性格?(22)

有一次,我跟一位留學德國四年的老總同車,一路上,她告訴我說,我們習慣說“明天上午我找你”,但德國人開會給人發通知,或是跟人約會定時間,有的是精確到秒的:我明天幾點幾分幾秒到你的某個地方!中國菜似乎少有洋人不愛吃的,但我們的廚師放調味品,習慣說“鹽少許”、“辣椒若干”、“椒鹽一撮”等等,這“少許”、“若干”在德國人那裡,無論如何是無法容忍的。她跟德國同學一起做過菜,德國人做菜,用秤來稱什麼什麼調料多少克,稱完後往鍋裡放。燒菜當然是講究火候的,我們講“猛火”、“文火”,這在她的德國同學看來也是不可思議、無法容忍的:一百度就是一百度,六十五度就是六十五度,什麼叫“猛

火”、“文火”?德國人的精確與中國人的馬虎,由此可見一斑。所以,他們更擅長於做高精密度的儀器,我們在這方面就不太行。胡適曾有一篇《差不多先生傳》,寫的就是中國人馬馬虎虎、粗枝大葉的文化性格。

19世紀美國有個公理會的傳教士叫阿瑟·亨利·史密斯,在中國生活了半輩子,取了箇中國名字叫明恩博,回國後寫了本叫《中國人的性格》的書,列舉了所見所聞的二十多種中國人最突出的國民性,有褒有貶,但相當客觀真實,其中的評論無不中彀中的,魯迅等人都激賞此書。

明恩博在這書中,開篇第一章就講中國人愛面子,講究面子,還死要面子。有趣的是,一個世紀過去後,幾位寫“醜陋”的某國人的作者,雖不知他們自己是否同樣“醜陋”,一味強調國民性的負面,也未必公平,但幾位作者因揭了自己的國民性的“瘡疤”而命運各不相同,反而映證了中國人或東方人為講面子而寧可對真實採取選擇性失明的心理策略。《醜陋的美國人》出版後,輿論一片譁然,但美國政府非但沒有查禁此書,反而把它拿到國務院大肆研究了起來,認為它是一部“確實刺激思想”的評論,開始逐步改進。外交官高橋敷卻因《醜陋的日本人》這本書而被調回國內,沒了下文,據說這位仁兄的日子後來並不那麼好

過。而柏楊則由於其對祖宗的“侮辱”,致使當局有關人士義憤填膺,柏楊只好進局子蹲了班房。

羅曼·羅蘭說:“當一個人看透了自己國家的愚鈍與無可救藥後,他也會漸漸心胸開朗起來。”美國的國務院拿著那本《醜陋的美國人》去好好研究,雖然很沒面子,但“心胸漸漸開朗起來”卻是可預料的。雖然儒家文化十分強調自省,曾參老爺子有言“日三省其身”,荀子也諄諄教誨我們說“吾日三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但是,看來儒學宗師們的這些修身課的普及工作做得還實在不夠好,除了聖人、亞聖們“自省”的時候可能會動些真格兒,兩千多年來,從一般的領導幹部到廣大人民群眾,面子遠比自省重要。不然,從公共事務到私人待人接物,也不至於搞出那麼多聲勢大而無當的“面子工程”來。

文化差異也是一種職業性格差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來自各不相同文化背景的職員同處一家公司、同處一間辦公室,將越來越司空見慣。只有瞭解文化差異,尊重國民性格差異,才能消除障礙,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實現工作業績。

⊕年齡差異

人們常常將年齡與工作經驗相提並論,一般而言,這沒什麼不對。但年齡本身也能“自動生成”某種職業性格。我在選人、用人上,就經歷過這樣一次失敗。前些年,我為一家企業組建一個企劃部,需要招聘一個既懂技術、又有相當豐富的銷售工作經驗的人。運氣不錯,在應聘簡歷中,我發現了一個符合條件的人,42歲的林先生。面試過程中,我注意到他確實具有相當豐富的快速消費品營銷經驗,而且對市場拓展、廣告策劃等,思路都相當清晰。。 最好的txt下載網

為什麼要了解職業性格?(23)

但是,半年之後,他始終未能“更新”自己的一些顯然已經過時的成功經驗,無法調整自己以適應已經發生了變化的市場情況,更不願意去了解目前工作急需的IT產業和IT產品。儘管他的工作熱情依然很高,但他的能力遭到同事的質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與他溝通,問他是否有把握再做銷售工作,以便於既出業績,又便於在具體的銷售工作中再找到市場感覺。林先生欣然同意,並認為自己完全有把握很快做出業績。他的樂觀不是沒有理由的——“那些小孩子都能‘出單’,我老將出馬反倒不如他們?”但是,經驗豐富的林先生確實搞不贏那些初出茅廬的小孩子。營銷跟體育比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