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連襟。從此,楊堅便有了雙重身份,左右逢源。
楊堅火箭式的飆升,逐漸引起一些朝臣和貴族的嫉恨。北周初年,宇文護專權,多次想除掉楊堅,都因大將侯伏、侯萬壽兄弟求情而沒有得逞。
周武帝宇文邕在世時,對楊堅也很不放心,不啻因為楊堅的門第與皇室比肩,主要是因為他“為人龍顏”,風骨不凡,儼然有帝王之相。北周太祖曾預言:“此兒風骨,不似世間人。”齊王宇文憲也對周武帝說:“普六茹堅相貌非凡,臣每次見到他,總有畏怯之感。恐不是久居人下者,請早除之。”
周武帝猶豫不決,於是便向大夫來和問計。來和賞識楊堅,就對武帝說,楊堅是可靠的,攻城略地,無戰不克,勸武帝不要自毀長城。但宇文邕還是放心不下,暗中又請星相家趙昭偷偷為楊堅看相。趙昭與楊堅私交甚深,當著宇文邕之面佯裝觀察楊堅面相,然後輕描淡寫地說:“皇上多慮了,楊堅的相貌稀鬆平常,無大富大貴可言,最多也只能做到大將軍罷了。”
之後,內史王軌再次提醒:“楊堅貌有反相,還是及早除掉為妙。”但此時的武帝更相信星相家的話,便不悅地對王軌說:“天命所定,人如其何?”
楊堅恐懼不安,只得韜光養晦,收斂鋒芒,為人極其低調,以避災禍。後來藉機把長女楊麗華嫁給皇太子宇文贇為妃,來消除皇室對自己的猜忌。
武帝宇文邕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575年,曾出兵滅亡北齊,統一了北中國。他死後,宇文贇即位,是為宣帝。宣帝是個昏君,荒淫無道。武帝屍骨未寒,他便把父皇宮人全部接收過來,一洩獸慾。他為了專事享樂,乾脆在第二年把皇位禪位給7歲的皇太子宇文闡,是為靜帝。自己做太上皇,稱“天元皇帝”,但他還牢牢控制著實際權力。北周王朝在他的統治下迅速走向黑暗。他對楊堅的疑心也就越來越重,總想找機會殺了他,楊堅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楊堅女兒楊皇后偶有小過,宣帝即逼令她自裁。獨孤氏聞訊,急忙上殿請罪,叩頭流血,才算救下女兒性命。事後他惡狠狠地對楊皇后直言道:“我總要找機會族滅你全家不可!”一次他召楊堅來,事先命內侍在皇宮埋伏殺手,再三叮囑說:“只要楊堅聲色稍動,即殺之!”楊堅心中惕惕,時刻防備,因此,朝問時神色自若,鎮定從容,宣帝終無殺機可乘,楊堅才化險為夷。
但這樣總不是個辦法,時時處在危險的旋渦之中,楊堅如坐針氈。他權衡再三,最後,他想出了一個兩全之策,即出京為藩,到地方上暫避風頭。於是託內史上大夫鄭譯給他謀一地方官,這正合宇文贇之意,當即任命他為揚州總管。但還沒赴任,機會就來了。
大象二年(580年)5月,周宣帝因荒淫過度,突然病倒,來不及交待後事就一命嗚呼了,年僅22歲。
矯詔輔政
宣帝死後,靜帝宇文闡年方8歲。由於事出突然,宣帝沒有留下遺詔,誰來輔政?就成為朝臣們爭奪的焦點。
鄭譯和劉昉是宣帝的親信,很識時務。他們秘不發喪,仔細分析比較了朝廷和地方實力後,認為,宇文宗室諸王即使在各自的封國,也不能有效地控制地方,而地方掌握實權的勢力派,如安陽太守尉遲迥雖是皇親國戚,聲望素著,但才智平庸,子弟也多輕浮,且貪財好利,對部下不事拉攏,肯定成不了大事。駐守鄖州的司馬消難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輕薄少智謀,也不足於謀事。益州總管王謙是個蠢材,沒有什麼心計,也成不了氣候。
如此一分析,也就屬楊堅了。為了自己的前程,他們便決定投靠楊堅。於是鄭、劉兩人一同草擬了一個假詔,聲稱是宣帝遺囑,要楊堅輔政。
然後,劉昉拿著假詔去找楊堅。楊堅還有顧慮,不敢冒然應承,劉昉採取激將法後,楊堅才答應下來。但是,當劉昉拿著假詔要大臣顏之儀簽字時,顏之儀說詔書有詐,斷然拒絕。堅持要由北周宗室年德最長的趙王輔佐靜帝,反對神器假人。於是,劉昉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越俎代庖,替他簽了。
楊堅還想占卜一下吉凶,夜召庾季才問天時人事。庾季才揣知其意,說:“我縱使講不行,你能夠再行箕、穎之事嗎?”借堯讓天下給許由,許由聽後逃進箕山,還在穎水洗耳為喻。楊堅默然良久,感慨說:“天下諸事,如箭在弦啊!”獨孤夫人這時也勸丈夫:“事已至此,已無退路了,前路即使懸崖,也只有一跳了!”楊堅這才橫下心來,決定抓住這次機會取代北周。
楊堅被任命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之職,總攬軍政大權,號稱“假黃鉞左大丞相”。掌握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