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

王敦的冷酷,由此可見一斑。如此性格的人,也必不能久居人下。因此,當最初王導要擁立司馬睿為帝時,王敦就不同意,想立一個歲數小的,便於控制,是王導的堅持,司馬睿這才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因此,打一開始,王敦就沒把晉元帝放在眼裡。加之他的政治野心越來越膨脹,說話辦事無不盛氣凌人。晉元帝也就越來越容忍不了他的專權跋扈的作風,就處心積慮地想把王導、王敦兄弟壟斷的朝政奪回來,於是開始寵信劉隗、刁協等一班佞人。晉元帝這也是病急亂投醫,他雖知道劉隗、刁協的個人品質不好,為士林所不齒。可幾個北方士族都聽王導的,因此引劉隗、刁協為心腹,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意味。從此,便有意疏遠王導,並暗中進行軍事部署,試圖最終全面剷除王家勢力。

恰巧湖州刺史空缺,王敦便推薦從事中郎將劉頒出任,御史中丞劉隗就給元帝出主意,讓他派心腹鎮守。元帝於是就委派宗室、譙王司馬承擔任湖州刺史,並同時任命劉隗為鎮北將軍,戴淵為徵西將軍取代祖逖,分駐合肥和淮陰,名義上是要積極準備北伐,實際上是防備王敦的作亂。晉元帝此舉,目的只是為了鞏固皇權,致使黃河以南所收復的失地又得而復失,祖逖因此氣死。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王敦亂晉(2)

王敦得知是劉隗作梗後,就寫了一封信威嚇劉隗:“天下安泰,帝業才能興隆。而今庸人自擾,天下怕是進入多事之秋了。”劉隗針鋒相對道:“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我唯知效忠王室,盡心王事而已。”王敦自此深恨劉隗等人,也在暗中做著叛亂的準備。

他上書元帝,為王導打抱不平,說:“陛下曾說過:‘我與二王,是管鮑之交’,言猶在耳,該不會一朝而終吧?”言辭之咄咄,連王導也覺不妥,就將奏書密封后退回王敦處。王敦再次上奏,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要叫司馬睿知道他家的不滿。

那段時間,王敦激怒迸發,以酒澆愁,醉後常拿一隻玉如意,敲擊唾壺,借吟誦曹操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以抒發憤懣的情懷,致使壺嘴為之碎裂。

晉元帝永昌元年(332年)5月,唯一使王敦畏怯的祖逖齎志而沒後,王敦便認為自己就是當世唯一的豪傑了,便假借“清君側”的名義,先發制人,從武昌起兵。上表###劉隗、刁協等。王導為保全王氏家族的利益,消極抵抗,暗助王敦。建康軍事力量薄弱,劉隗、刁協、戴淵的抵抗,也一觸即潰。王敦輕而易舉地就攻入了建康,縱兵劫掠。周顗、戴淵、刁協等人被殺,劉隗投奔前趙的石勒。

刁協和劉隗一死一逃,宮中宿衛也早已四處逃散,元帝淒涼地坐在宮中,一籌莫展。元帝脫下黃袍,穿上朝服,對尚侍立在側的兩位侍中嘆息說:“王敦想要我的王位,只管及早言明,我退還琅琊,自當讓賢,何至於如此擾亂百姓呢?”最後,元帝派王導及百官去跟王敦講和,要他退兵。

王導遂撇開百官,私下裡跟王敦進行了一次密談。

王敦退兵的條件是:一要大赦他起兵的罪名;二要晉升他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隸尚書事,封武昌郡公,領江州牧。

晉元帝沒有辦法,只得一一照辦。

王敦起兵的目的,就是要篡權,因此,他對王導說:“朝廷中刁、劉餘黨還在,我看得斬草除根。主位移動與否,另當別論,但朝政務必得改革。”王導知道他心懷不軌,就勸他說:“朝廷經過這次變故,也勢必悔過了。只要不再疑忌我們兄弟,我們的祖業得以為繼,我看就到此為止吧!”王敦這才打消了廢立之事,東晉危而復安。

但他的權勢卻膨脹起來了,他不經過朝廷同意,就擅自任免了一批大臣和州郡長官,也根本不去朝見晉元帝,一切安排妥當後,就直接帶兵返回武昌。

司馬睿見無法動搖王家的勢力,於當年11月,憂憤而死。太子司馬紹繼立,是為晉明帝。

晉明帝聰明英武,為改變東晉主弱臣強的局面,他從即位之初就在做著努力。他命華恆為驃騎將軍,都督建康水陸諸軍事,命郗鑑為安西將軍、兗州刺史,都督揚州、江西軍事,西鎮合肥,防範王敦的意圖非常明顯。

王敦於是進行了第二次叛亂。明帝太寧元年(323年),王敦移鎮姑孰(今安徽當塗),正謀起兵,奪取建康。可正在這時,王敦病倒了。太寧二年7月,明帝乘王敦病重,決定先發制人。但明帝因擔心眾人懼怕王敦餘威,便假稱王敦已死,下詔歷數王敦罪行,並任命王導為大都督,傳檄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