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筆,開始書寫起江山豪情了。因為他清楚,忍氣吞聲的和親外交,只能換取短暫的和平,並不能遏制匈奴日甚一日的襲擾活動,漢朝的邊患依舊嚴重,而遙遠的西域也對漢朝首鼠兩端。
大漢雄風(2)
況且武帝是一個勇猛剛毅、具有持久開拓雄心和征服野心的人,絕不能容忍匈奴再踏入漢關半步,他要一削父祖幾代人所受的鳥氣。
他即位後的第八年(元光二年,前133年),毅然拋棄了行之近70年的和親祖制,開動了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全力出擊匈奴!這一聲巨吼,響徹了44年之久,匈奴從此全面衰落,再不敢南下而牧馬。
漢武帝第一次運籌帷幄,初試身手,是馬邑之戰。此役有勝有負,面對朝中重臣的群起反對,反而更加激起了武帝踏平匈奴的江山豪情。他不拘一格選人才,年輕的衛青家奴出身,因為能力卓著,他破格提拔,任為主帥。其勇氣和魄力,令人歎為觀止!
44年間,漢武帝八攻匈奴,而其中以河南、漠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等三大戰役,規模最為龐大,都以漢朝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1.衛青指揮的河南、漠南之戰。
從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開始,武帝派遣年輕將領衛青率大軍突襲被匈奴所盤踞的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平原)。衛青引兵北上,出雲中,沿黃河西進,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所部,全部收復了河南地。武帝遂設定朔方、五原兩郡,築朔方城,並移內地民眾10餘萬屯田戍邊。漢朝由此有了一個戰略進攻的基地,也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而匈奴失去這一戰略要地,不但失去了肥美的牧場,也失去了進犯中原的跳板,因此,極不甘心,此後多次出兵襲擾朔方,企圖奪回河南地區。
於是武帝又發起了漠南之戰。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他採取以偏師牽制敵人,以主力消滅敵人的戰術,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率主力軍出朔方,進入漠南,反擊匈奴右賢王;以李息為偏將軍出兵右北平(今內蒙古寧城西南),牽制單于、左賢王,策應衛青。此役衛青襲破右賢王汗帳,俘敵1萬多人,凱旋歸師。前124年2月和4月,衛青又兩度率騎兵出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又前後殲滅匈奴軍隊1萬多人,擴大了對匈奴作戰的戰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卻漠北一帶,遠離漢境。為漢武帝接下來實施的河西之役提供了必勝的條件。
2.霍去病指揮的河西之戰。
河西即現在甘肅的武威、張掖、酒泉等地,又稱河西走廊。它為內地至西域的通路,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處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元狩二年(前121年)3月,霍去病率精騎萬人出隴西,越烏鞘嶺,翻焉支山(今甘肅山丹大黃山),千里進擊,與匈奴軍鏖戰於皋蘭山下,連戰皆捷,殲敵9000餘人,斬殺匈奴王數人。同年夏天,漢武帝再次命霍去病統軍聚殲河西匈奴軍。此役,霍去病率精騎數萬出北地郡,繞道河西走廊之北,迂迴縱深達1000多公里,在祁連山與合黎山之間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與河西匈奴主力展開決戰,漢軍以風捲殘雲之勢,大破匈奴各部,殺敵3萬餘人,收降匈奴渾邪王部眾4萬,全部佔領了河西走廊。匈奴人在逃亡途中,悲歌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武帝設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移民實邊戍守生產,打通了通向西域的道路。
3.衛青、霍去病指揮的漠北戰役。
漢武帝為了徹底殲滅匈奴主力,確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的具體作戰方針。元獰四年(前119年),漢武帝集中精騎10萬,組成兩大軍團,分由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統率。另以步兵幾十萬,馬匹10餘萬配合行動。衛青、霍去病受命後,各率精騎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霍去病與衛青相約在漠北與匈奴進行會戰。衛青出塞後,即橫渡大沙漠,北進幾百公里,直撲單于本部,一舉殲滅匈奴軍19000人,挺進到寘顏山(今蒙古杭愛山南端),盡燒匈奴營帳和積粟而還。而霍去病出代郡後,北進1000餘公里,渡過大漠,與匈奴左賢王交戰,盡殲其精銳,俘獲屯頭王、韓王以下7萬餘人。左賢王及其將領棄軍逃逸,霍去病乘勝追殺,直抵狼居胥山(今蒙古烏蘭巴托東),並於此舉行祭天儀式(封狼居胥)。然後凱旋班師。此時的霍去病才21歲,被封衛大司馬。兩年後病死,年僅23歲。霍去病一生四戰匈奴,戰功赫赫,開拓了河西走廊,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更留下了激動人心的千古名句:“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