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漢文帝即位後,繼續以“黃老之學”為治國思想,多次下詔勸課農桑,常頒佈減省租賦詔令。目的就是鼓勵農業發展,減輕人民負擔。使凋敝的社會經濟較快地得到恢復。如前178年和前168年,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從漢初的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此後,三十稅一遂成為漢代定製。前167年,又宣佈全部免去老百姓的田租,算賦也由過去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減至四十錢,徭役也由一年一服減至每三年服役一次。農業的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僅十餘錢至數十錢。此外,文帝還下詔“弛山澤之禁”,即開放國有山林川澤,允許人民漁獵採樵,從而促進了農副業的發展;文帝十二年,又在全國廢除了關卡制度,使商品能夠在更大範圍物暢其流,富商大賈周遊天下,加強了各地區間的經濟往來,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和商品經濟的繁榮。也使得文帝時期的社會財富積蓄很快,戶口也增加很快,呈現出家給人足、國家富裕的喜人景象。

對於苛刻的秦律,他在高祖、呂后改革的基礎上,又作了重大改革。廢除連坐法,又將黥、劓、刖等幾種酷刑,分別改為笞三百、五百代替。秦法規定,只要犯罪,就沒有刑期,得終身服勞役。文帝則重新制定了法律,根據情節輕重,規定服役期限;罪輕的甚至可免為庶人。正是文帝政務寬厚,“禁網疏闊”,每年天下斷重罪者僅400人,人民也都自謹守法,社會秩序相當和諧寬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文景之治(2)

而且,文帝對周邊的少數民族也以懷柔為主,不輕啟戰釁,以免生靈塗炭。呂后時,南越王趙佗因不滿諸呂亂政,一度脫離中央自立為帝,與漢王朝分庭抗禮。文帝即位後,把趙佗在真定的祖墳修葺一新,對趙氏家族施以厚恩,並派陸賈二度出使南越,曉以利害,最終說服趙佗去帝號,歸附了中央。對於北邊的匈奴,繼續採取和親定邊之策,厚賄匈奴;另一方面,又採取積極防禦政策,“募民徙塞下”(晁錯建議),把一些奴婢、罪人和平民遷徙到邊塞屯戍,編以什伍,亦農亦兵。開後世屯田之先河。它既起到了鞏固國防的目的,也促進了邊境的開發。雖然匈奴屢次背約犯邊,但文帝基本上以守為主,除前177年5月,匈奴右賢王又至上郡殺掠吏民,搶掠牲畜,文帝實在忍無可忍了,才派丞相灌嬰率8萬輕騎逐匈奴於塞外,這是文帝時期唯一的一次對匈奴的戰爭,取得了全勝。以漢當時的國力,要和匈奴一戰,勝負也未可知,但文帝怕煩擾百姓,只詔令邊郡嚴飭武備而已,他甚至親自出巡邊境軍營,檢閱軍隊,卻不輕言興兵。

然而,文帝針對匈奴的戰爭步伐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為了對付匈奴騎兵,文帝不但鼓勵民間養馬,“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國家也在西北邊境設立了36個牧馬場,從事牧養的軍卒達3萬之眾,為的就是實現有朝一日不戰則已、一戰必亡匈奴的宏圖大志。這些措施,不但當時對防備匈奴大規模的入侵起到了警示作用,也為後來武帝大規模北擊匈奴做了充分的物質準備。

在中國歷史上,文帝是一個勵精圖治、具有遠略,而且自奉甚儉、謙遜克己的有為君主。他在位23年,史稱其“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他提倡儉約,禁絕奢侈,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他所寵愛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文帝曾想建造一座露臺,聽說要花費百金,等於中人十家之產,於是作罷。文帝一朝,國家的財政開支都是以節制和縮減為原則,貴族官僚也不敢濫事蒐括,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對穩定漢初封建統治秩序,恢復發展經濟,起了重要作用。這是“休養生息”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臨終前,針對當時盛行的厚葬風氣,要求薄葬省繁,縮短治喪期,不得驚動百姓,民間嫁娶祭祀如常。一切娛樂活動照常進行,不能因為皇家的葬禮而打亂正常的社會生活。漢文帝一生為民,他開創的治世,不但贏得了歷代史家的高度讚譽,也得到了對立階級的尊崇。如西漢末年赤眉軍攻佔長安,西漢皇陵均被破壞,唯有文帝的霸陵被明令保護。

前157年,漢文帝去世,終年46歲,太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

景帝(前188~前141年),繼承了父親文帝休養生息、無為而治、輕徭薄賦的政策,刑法甚至比文帝時還輕。他對文帝的政策僅僅作小小的調整。節省、愛民一如文帝。如文帝時將肉刑改成了笞三百五百,但時有打死人的現象,這不符合體恤百姓的初衷。所以,景帝又減輕了笞刑的次數,同時規定了刑具的長短、寬窄,竹節也要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