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低矮山樹和一些雜草,只有在絕壁的上半段,從頂部,才有垂落些手指粗細的山藤。
山藤的掩映之間,隱隱可以看到很多的洞口。
許多山洞幽深不知幾許,充滿神秘的味道,而有些山洞之中,卻是隱隱可以看到些森冷的金鐵反光。
絕壁的頂端,可以看到寬厚至極的石制牆體,有角樓,有許多大型軍械的黑影。
不只是這一面。
這座峻山的三面,幾乎都是如此,唯有一面山體略為傾斜,人為的開鑿出了一條僅容兩人同時並排站立,且陡峭得不伏下身體,根本站不穩的山道。
這條在絕壁上開鑿出來的陡峭山道,便是直通這座峻山上半段的唯一途徑。
但即便如此,這條山道依舊被十餘個硬生生在陡峭山體上構築出來的碉樓截成了一段段。
這個地方,就是龍蛇山脈中的鰲角山。
龍蛇邊軍的眼中釘,卻依舊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當不存在的地方。林夕對池小夜和所有的穴蠻坦誠的說,只憑他和南宮未央、湛臺淺唐都根本無法攻得下的地方。
……
修行者之間的戰鬥,和軍隊與修行者之間的戰鬥,以及軍隊與軍隊之間的戰鬥,截然不同。
郭東神本身便是犯了重罪的雲秦軍方高階將領,所以他很清楚這裡面的不同到底在哪裡。
對於扼守的軍隊而言,即便是聖師之中的強者,優勢也只在三四百步之間。
因為聖師中的許多強大的御劍聖師,也只能御劍三四百步,有些頂尖的聖師,即便能夠御劍五百步之上,甚至達到近千步,飛劍距離身體越遠,消耗的魂力便也越為恐怖。
所以在二十年前開始經營這鰲角山之時,郭東神所做的佈置和防禦工事,便是能夠將聖師都遠遠的阻擋在四五百步之外。
半山開始的防禦攻勢,距離山底超過八百步。
在這八百步以上的崖體上,郭東神一開始便佈置了大量的滾木,落石。
這些滾木和落石的重量,都超過千斤,用皮索固定,到有人想要衝山時,便可以很快斬斷。
千斤的滾木和落石,靠著下衝之勢,恐怕就算是聖師也只會想著躲閃,而不想硬接,尤其是不想在攀爬在山崖上的時候硬接。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間,郭東神花費了無數心血,佈置了足足兩百餘架各種雲秦制式弩車,以及數目更多的固定式盤式絞索弩機。
在山崖頂部,郭東神也佈置了數十部投石車。
還不僅於此…郭東神甚至自己發明了一種滑軌刃車。
他在山體開鑿出斜向下的極長洞窟,設定了滑軌,滑軌的盡頭,是一輛輛如馬車車廂一般,堆放著許多尖利大石,頭部全部都是鋒利刀刃的刃車。
這種刃車在撤去攔擋,經過滑軌的化形之後,從洞窟中衝出時的速度,將會十分的驚人,最遠可以砸落到山體下數千步的距離,且可以透過調整滑刃車起始的啟滑高度,來控制滑刃車掉落的距離。
在佈置瞭如此眾多的強力軍械之後,哪怕不算那些射箭的箭樓,不算三千餘名流寇的投擲,整個鰲角山,如果讓林夕來形容的話,那簡直就像是一個伸出了無數炮筒的太空堡壘。
反正對於林夕而言,哪怕是做一個巨大的熱氣球,學習碧落陵的聞人蒼月從天而降都根本行不通。
因為山實在太高,山風太過猛烈,無法降落準不說,山頂那麼多類似守城弩般的自制弩車,便可以輕易的將飄在空中的東西射成齏粉。
正如想要殺死聖師,最好的辦法便是用更多的聖師將之殺死。
要想攻破這樣諸多重型軍械構築出來的堡壘,最好的辦法自然也是動用強大的軍械。
但是龍蛇山脈本身地勢崎嶇,且這鰲角山險峰的下面,還是一個“龜背山”,本身就是像梯田一般,有著兩個梯度。
這樣一來,這個世間,恐怕根本沒有什麼大型軍械,可以直接轟擊到這鰲角山上。而鰲角山上的流寇,想要下去,卻並不難,因為有一面絕壁的下面,就是一條異常寬闊,充滿迷霧的原始峽谷。郭東神在這面崖壁上,設定有無數絞盤和吊藍,可以讓人上下。而云秦軍方恐怕同時出動數萬大軍,也無法徹底封鎖住那片原始峽谷。
而這,也正是郭東神在過去二十年間,不惜血本,將所有劫掠到的東西,所有金錢和精力,全部都投在了防禦工事上的原因。
對於他而言,這裡始終就是一個國,一個牢不可破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