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治傷,供給伙食。
由於草藥消耗太大,加上部分傷兵們的傷勢也參差不齊,還是有70餘名俘虜在十天內不治而死。
而我則忙於另一件事——對萊夷族的反擊。
上次吳山族的事情給了我一個教訓——你放過的敵人一定不會放過你!
斬草一定要除根,你不過去,他也一定會回來!
日防夜防,不如主動出擊——何況還有一個重大理由:煤。
但從俘虜的組成分析,來自北方草原的戰士還是佔到約三分之二,那麼在萊夷族還有多少戰士沒有出動?
我的機動力量實在有限,只有這200騎兵,其中還有部分新兵,勞師遠征而運用大量步兵的話,一旦失利,我連退路都沒有。
木駝和馬齊天天在宗廟來催促快對萊夷用兵,為慎重起見,我還是決定讓元昊帶20名偵騎前往萊夷族偵察情況,再決定如何打這一仗!最起碼要做到知己知彼嘛。
元昊帶來的資訊出乎意料的好,萊夷族在返回的途中不斷受到各山地部族的襲擾,損失不小,等回到北方草原時,剩下的只有200多戰士了。更讓萊鷹不可接受的是,看到他大敗而返,原來被強行驅趕到一起的14個草原部族不告而別,挖礦的俘虜也因無人看守而幾乎跑光,他的留守戰士又少了一半。
現在萊夷族已剩下不到700人了,其中能戰的戰士不到200人。
在如此利好的訊息面前我決定不再等待,讓木駝通知所有騎兵,帶上七天干糧,跟我前往萊夷族。
兩天後的早上,當我們趕到萊夷時,從山坡上看下去,帳篷比我上次來時看到的少了一大半,只有中心地帶基本沒有動。
與上次看到的不同的是,這一次可以清楚的看到帳篷區外圍起了一道畜欄,有1米5高。這給我原來的打算一次打擊——我原想直接帶騎兵衝營的。
我把騎兵帶到萊夷族的圍欄外,所有的騎兵高呼:“元齊!元齊!”
我能看得到裡面頓時一片大亂,萊夷族的戰士們紛紛從帳篷裡跑出來,在圍欄後面用箭瞄著我們——但距離太遠,對我們不能形成任何威脅。
萊夷族人還在上次大敗的陰影中,不敢出來面對我們的騎兵。
看著萊夷族人沒有任何反應,我縱馬上前,在他們的弓箭射程之外,引滿一弓,一箭發出,聽到“啊!”的一聲慘叫,一名萊夷族戰士被貼著木樁飛進去的一箭刺穿腿部,裁倒在地上。
萊夷族戰士大為恐慌,紛紛發箭,卻射不到我的馬前,惹來大元騎兵一陣爆笑。
我騎在馬上,大叫:“萊鷹,還能與我一戰嗎?”
萊夷族人聽了更加膽喪,手持弓箭的戰士們紛紛躲到木樁後面。
我身後的所有的騎兵再次高呼:“元齊!元齊!”
我所不知道的是,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