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年元月份,主要的建設工作已經從村內轉到了村外,村內地住房已經達到50餘間,所有地族人都住進了房子裡。帳篷和其他物資也放進了專門的倉庫。但在開春以前,最為重要的工作就是建設稻田!

從餘杭村所在的山頭往下看,地形一直都比較舒緩。到處都合適建設稻田,但考慮到夏天的過多雨水,我還是選擇了距離低窪地澤地高出約15米左右的一處緩坡,在那裡規劃了近800畝的稻田,並從所在山頭上延地溪流處建了一條平渠,用於向田中引水。

為防禦暴雨侵襲,規劃的稻地周圍還開挖了一圈排洪渠,裡面用山上的碎石和我們燒製的少量土磚砌了表面。

這一系列工作花了我們大約一個半月,最後實際用於建設稻田的時間竟然還不到一個月。

不過有了從太昊運輸過來的40多頭牛,我們的工作實際上比我原來想像的還要順利,尤其是在開墾稻田的時候。餘杭村下面的土地特別鬆軟,經過不明顯的冬天,2月初就淅淅瀝瀝地下起了春雨,將土地浸軟,銅犁切入以後,牛還沒用多大勁,黑黃的泥土就像波浪一般向兩邊分開,所以工程的最後階段主要是將稻田內的土壤深翻碾細,再灌上水泡成泥漿。

2月21日,所有的水利建設工作也已經完成,稻田共分為上下三層,有一點梯田的味道,但最上面一層不到100畝,最低的一層卻有400多畝,總面積在800畝左右,這也是根據我們的稻種數量所能播種的最大極限了。

2月27日,到湖邊捕魚的戰士帶回來一個訊息:小湖邊的野稻開始發芽了!

這就到了選種的時候,我讓戰士們把稻種都從甕裡取出來,找來幾個陶盆,裝上大半盆水,將谷種一點點地放入盆內,凡是浮在水面的就一律取出來,沉在水底的才能夠作為種子,最後得到大約800斤稻種。

按去年的經驗,有40畝稻田被當做秧田,裡面的土被小心地耙平,谷種則用手工方式均勻地灑在耙平的泥漿中。三層梯田裡的最上面一層是秧田所在的地方,裡面的水位得到精心的控制,確保能將稻種所需耍的水份供應到每一塊田裡,又不至於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