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太昊和少昊的年青匠人。
下一步將是在渭水、涇水那邊建設新的碼頭。
目前只要一發大水,從斟戈氏、運城到姜氏和公孫氏的運輸就得中斷,有了大船,大河將不能再阻隔諸族間的往來。
但在北方建設碼頭以後,太昊船隊就得搞“收費運輸”了,專業的“碼頭工人”和“水手”也得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
看到造船工程順利進行,我已經迫不及待要回到太昊。
農業部族的族長,始終還是心繫那片田地,如勞碌終年的老農,不肯錯過秋收的每一顆粟米。聞到少昊田間飄來的清香,已經能夠看到太昊粟滿倉的
金黃粟粒。
“太昊酒坊”的美酒雖然已經能夠供應碼頭上的工人,我也沒有少喝,但新熟的粟米釀出酒來,應該與陳米酒不一樣吧!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思之令人垂涎。
帶著一隊“親衛”,我們在粟穗濃郁的香味中返回了太昊城。
進得城來,已經是滿城秋收大忙景象,休整倉庫。置備農具,打造牛車。紡織麻袋——
“元方和媽媽呢?”梓樺一邊在宗廟內忙得不可開交,一邊還記得問我。
汗!一一我也不知道呢!
這娘倆在大方城可有些日子沒有回來過了,偶而傳來的風聲,風極那邊不大管得住他,據說還在往苗族那邊跑,是時候去過問一下這小子了。
不過再大的事也大不過秋收!
“今年地收成怎麼樣?”我問風塵。
“今年種粟的收成不錯。宗廟稅糧不會少於500噸!”風塵喜中帶憂“可是城內倉庫就有點緊張了,有的部族已經把住房都騰空了準備裝糧食,任族他們幾個在遠處種地的部族,連運糧食的牛車都準備了數十輛,眼下修倉庫、騰住房都來不及了。”
“宗廟把公倉讓出來,我們的糧食都放到廟裡來。這邊還有幾個殿沒有完全用起來。先堆放糧食吧!”我不能讓豐收的糧食找不到地方放。
今年繳稅的地已經達到了5萬畝,不用繳稅地地也差不多,總的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10萬畝左右,按畝產200斤算,也有2萬噸糧食,以太昊城內現有的人口,足以維持四年左右的口糧,這還沒有算上去年存下來的陳糧!
應該講。有了這個儲備,太昊農業文明的安全度已經達到了我預期地目標,農業在生產中地核心地位也已經得到確立,族人透過少昊的漁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