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昊語言對應說法教給這些後來的太昊族人們。奇_…_書*…*網…QISuu。cOm這對於當初在太昊學校備受苛責的元方來說,無疑是一個更能夠滿足虛榮心的途徑。
這個時候,太昊族人才開始知道,蠻族並非沒有族名的,他們自稱為“戎”!
從此我們才將蠻族人稱為“戎人”。
但這些都發生在我離開大楚村之後,我在大楚時,只來得及建立“六部”,而且都是在元方地大量翻譯下,才勉強與戎族長老們進行了必要的溝通。
臨別時。戎族長老們聽說了我的目標,不由得都大驚失色,透過元方力勸我不要這樣做。
“多年前,水神就已經告訴我們,不能再渡過這條大河了!”長老們對此憂心忡仲。
我讓元方告訴他們。這不是一條“大河”,這叫“江”!這一點上我有一點偏執心理,深怕以後大江不叫江了。而是叫一條什麼其他名字的“河”!儘管這對文明發展並不構成什麼現實的傷害,但卻對我會構成一定地心理壓力。
戎族長老們小心翼翼地接受了這個說法,開始有點明白為什麼我會想渡過去了。
敢於輕易地為大河起名字的人,一定不是凡人,既然不是凡人,一定會做非凡之事。
但最後一刻我突然聽懂了一點什麼。
“元方,你問下這位長老,他說的‘不能再渡過’是什麼意思?難道戎人以前曾經渡過大江?他們怎麼渡過去地?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點“羅曼蒂克”。
原來,臨近大江的兩個戎人部族曾經水火不容,彼此視為生死大敵,卻在狩獵中處於交叉區域,不時發生衝突。
但偉大的愛情卻是部族仇恨所不能遏止的:兩名青年男女在狩獵中相遇,具體過程不可知,卻有一個明確的結果,他們相愛了!
兩族的長老們大為光火,要求他們分離而不可得,按戎人在這一帶的規矩,兩族難得地達成了一致意見:把他們交給水神。
誰知這對青年竟然提前得知了長老們的決議,採用了一個在後世比較常用的方法,私奔!
最後兩部族的戰士追逐這兩名青年到達江邊,眼看無處可逃,只能委身於“水神”,卻絕處逢生地看到江邊浮著的一段枯木。
於是兩人躍入江中,”抱木浮江”而去。
看來愛情經過千萬年,並沒有什麼質的改變,同樣可以讓人生死相許,同樣可以跨越部族隔閡與仇恨。
隨後趕到的長老們看到這對叛逆青年就這麼浮在水面上漂向對岸,只得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