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一本是伯特蘭·庫珀的《動物考古學》,一本是沃爾赫斯的《幻獸辭典》。

“來之前我大致翻了一下。簡單說來,這本書(說著,她把《幻獸辭典》拿在手上)認為獨角獸這種動物類似龍和人魚那樣的人們幻想的產物。而這本(她拿起《動物考古學》)則從獨角獸未必就不存在這一觀點出發,力圖進行實際考證。但遺憾的是,兩本書關於獨角獸記述都不太多。比龍和小鬼方面的記述要少,少得令人意外。我猜想這恐怕是因為獨角獸這一存在過於默默無聞的緣故……實在抱歉,我們圖書館能查得到的只有這麼點。”

“足矣足矣。只要弄清獨角獸的概況即可。謝謝。”

她把兩本書朝我遞來。

“方便的話,你現在把書上內容挑主要的讀一下好麼?”我說,“還是從耳朵進來容易抓住要點。”

她點點頭,首先拿起《幻獸辭典》,翻開第一頁。

“如同我們對宇宙含義的無知一樣,對龍的含義也同樣無知。”她讀道,“這是書的序言。”

“噢。”

接下去,她開啟在後面夾書籤的地方:“首先必須清楚瞭解獨角獸有兩種。一種是發端於希臘的西歐獨角獸,另一種是中國的獨角獸。兩種形狀不同,人們的看法也大相徑庭。比如希臘人對獨角獸是這樣描寫的:‘身體似馬,頭似雄鹿,足似象,尾則近乎豬。吼聲粗礦。獨角為黑色,從前額正中突3英尺。據說此動物不可能生擒。’相比之下,中國的獨角獸則是這般模樣:‘鹿體、牛尾、馬蹄。短角從前額突起,肉質。背部皮毛五色混雜,腹部則為褐色或黃色。’”

“嗯,大有差別吧?”

“果然。”我說。

“不單單是外形,性格和寓意方面東西方也截然不同。西方人眼中的獨角獸極其兇猛,富有攻擊性,畢竟長有3英尺、也就是將近1公尺的長角嘛。根據列奧納多·達·芬奇的說法,捕獲獨角獸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利用它的性慾:把一名妙齡少女放在獨角獸跟前,它由於性慾過強而忘記攻擊,而把頭枕在少女膝頭,人們乘機將其捕獲。這角的用意該明白了吧?”

“明白了,我想。”

“與此相比,中國的獨角獸則是吉祥神聖的動物。它同龍、鳳、龜並稱四大瑞獸,在365種地上走獸之中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性格極其敦厚溫和,走路十分小心,生怕踩了弱小的生靈。不吃活著的草,只吃枯草。壽命約為1000年。獨角獸的出現意味聖人臨世。例如孔子的母親懷他之時便見到了獨角獸。”

“70年後,一夥獵人殺了一頭麒麟,角上還帶有孔子母親縛的彩繩。孔子去看這獨角獸,並掉了眼淚。這是因為,孔子感到這頭純真而神秘的動物的死具有某種預言性,那條彩繩上有著他的過去。”

“如何,有趣吧?即使到了13世紀,獨角獸仍然出現在中國的歷史中。成吉思汗為征服印度而派出的一支先頭遠征隊在沙漠正中遇到了獨角獸。其頭似馬,額上有一隻角,滿身綠毛,很像鹿,講人語。而且這樣說:爾等主君回國的時候到了。

成吉思汗的一名漢人大臣告訴他,這個動物叫‘角瑞’,是麒麟的一種。‘400年間,龐大的軍隊一直在西線征戰,’大臣說,‘而上天討厭流血,所以透過角瑞予以警告。情多開思,挽救帝國吧!惟有中庸方能給人以無限快樂。’皇帝於是取消了征戰計劃。

“雖然統稱為獨角獸,東方的和西方的卻如此不同。在東方意味著和平與靜提,在西方則象徵攻擊與情慾。但無論如何,獨角獸都是子虛烏有的動物。推其子虛烏有,才被賦予各種特殊的寓意。在這點上,我想東西方是共通的。”

“獨角獸真的就不存在?”

“海豚當中固然有一種叫獨角,但正確說來那並非角,而是頭頂上長出的一顆上顎門牙。長約2.5米,筆直,上面刻有鑽頭狀螺紋。不過這屬於特殊的水生動物,中世紀的人們不大可能有機會目睹。就哺乳類來說,中新世倒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動物而又紛紛消失,其中類似獨角獸的則一種也沒有。舉例說……”

說到這裡,她拿起《動物考古學》翻過大約三分之二的頁數,說:“這是中新世——約二千萬年前——在北美大陸生息過的兩種反芻動物。右邊的叫希思特肯拉斯,左邊的是克拉尼奧肯拉斯。確實生有獨立的單角,儘管是三角形。”

我接過書,看著上面的圖片。希恩特肯拉斯類似小型馬和鹿會二為一的動物,額頭有兩隻牛角樣的角,鼻前則生出一隻尖端呈Y字形的長角。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