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他兒子公子嘉為鄭簡公,當時只有五歲。
“各位,楚國人又來了。自從我們投靠了晉國人,這是楚國人第二次來了。大夥看看,怎麼辦?”子駟提出問題。
“還怎麼辦啊?趕緊派人去晉國求救吧。”子孔建議求救。
“哼,等晉國人來了,黃花菜都涼了。《周詩》說得好: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兆雲詢多,職競作羅。等到黃河水清了,人都死了;占卜的次數多了,自己都不知道該幹什麼了。我看啊,咱們先顧眼前吧。楚國人來了,直接投降吧。”子國發言。
“那之後晉國人來了呢?”子喬說,他反對。
“那再投降晉國人。”子耳接了話頭,他也是主降派。
“我聽說,小國在大國之間生存,靠的是信用。如果我們不講信用,大國隨時會來討伐,我們離亡國也就不遠了。我們與晉國五次訂立盟約,現在要背叛他們,楚國人能靠得住嗎?晉國人在晉悼公的領導下,八卿團結一心,他們一定會來救我們的,我們為什麼要背棄他們呢?”子展,又一個主戰派。
三比二,主戰派佔上風。這時候,所有人都看著子駟,他的意見將是決定忄生的。
“《詩經》寫道:‘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於道。’出主意的人多了,決策就難了。提意見的時候大家很踴躍,負責任的時候就找不到人。跟沒關係的人商量,有個屁用?你們都不瞭解國際形勢,說出話來都沒譜。據鄭國駐晉國地下辦事處的訊息,晉國今年大旱,糧食歉收。因此,即便我們去求援,晉國也沒有辦法來救我們。再者說了,這根本就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鬥爭,沒一個好東西,憑什麼我們為他們拼命?就這樣吧,投降楚國,我來負責任。”子駟作了決策,他是個文化人,所以出口就是《詩經》。
“謀夫孔多”是個比較生僻的成語,比喻出謀劃策的人很多。
既然有人負責任了,大家也就沒什麼好說的。
子駟親自前往楚軍,訂立盟約。與此同時,派大夫王子伯駢前往晉國,解釋鄭國為什麼投靠楚國。
王子伯駢領了這個任務,一路嘆氣去了晉國,捱罵是肯定的,會不會被砍了都不好說。王子伯駢覺得自己就像鄭國,兩頭不討好,又兩頭不敢得罪。
“荀元帥,不好意思了,我們投降楚國了。自從跟晉國結盟以來,晉國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可是這一次,楚國人來勢洶洶,我們想抵抗,可是我們的老百姓都害怕了,他們紛紛投降楚國人,我們勸也勸不住,攔也攔不住,沒辦法,也只好跟著投降了。唉,這些老百姓,真是鼠目寸光。”王子伯駢來見荀罌,把責任都推到老百姓身上了。
荀罌看著王子伯駢,心中暗暗得意。為什麼得意呢?後面再說。儘管心中得意,表面上還是要裝出義憤填膺的姿態來。
“忽悠,接著忽悠。”荀罌開口了,口氣很生硬,“要是什麼事忄青都是老百姓做主,你們早喝西北風了。楚國人討伐你們,你們連個求援的使者都沒派來,直接就投降了,然後派你來忽悠我們。你們根本就是想投靠楚國了,瞧不起我們是嗎?不好意思,我們只好在你們的城下相見了。”
威脅,赤衤果衤果的威脅。
還好,荀罌並沒有為難王子伯駢。
——晉國人也要忍
子駟說對了,晉國糧食歉收。
正因為糧食歉收,當晉國駐楚國地下辦事處加急快報報告了楚軍要出兵討伐鄭國的時候,荀罌很犯愁。出兵吧,正鬧饑荒呢;不出兵吧,又會失去諸侯的信任。怎麼辦?荀罌很擔心鄭國來求救,他在內心裡盼望鄭國乾脆投降算了。
結果,鄭國真的投降了。
如果鄭國來求救,而晉國不出兵,那就是晉國不道義了;可是如今鄭國直接投降了,嘿嘿,那就是鄭國不地道了。可是就算鄭國不地道,荀罌也知道晉國不可能現在就出兵討伐鄭國。
要忍,即便是超級大國,有的時候也要忍。
有一個國家一直在關注著晉國,如果說楚國與晉國之間是爭霸,那麼,這個國家與晉國就是純粹的仇恨了。哪個國家?猜對了,秦國。
秦國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找晉國人報仇,晉國糧食歉收的忄青報第一時間到了秦國,鄭國投降楚國的訊息也第一時間到了秦國。
“狗日的晉國人,想不到你們也有裝熊的一天。好啊,我們報仇的機會到了。”秦國人非常高興,他們看到了機會。
這個時候,秦國的國君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