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其手
蒍子馮去世,屈建(子木)擔任令尹。
相比於蒍子馮,屈建更喜歡對外用兵,上任當年就滅了吳國的附庸舒鳩國。第二年,屈建聯絡秦國,楚秦聯軍進攻吳國。
楚秦兩國軍隊抵達吳國邊境的時候,發現吳國人早已經有了防備,於是決定撤軍。可是就這麼回去又覺得挺失敗,乾脆兩國聯軍屁股一歪,打到鄭國去了。
鄭國守衛邊境的是皇頡,猛然發現楚國人和秦國人來了,倉皇之間率軍出戰。鄭軍當然不是楚秦聯軍的對手,大敗虧輸。
皇頡棄車而逃,結果被楚軍的穿封戍活捉。穿封戍正要押著皇頡回去,迎面過來一員大將,誰啊?楚康王的弟弟王子圍。
“哈哈,我活捉了鄭軍主將,哈哈。”王子圍來到近前,一把揪住皇頡,大喊起來。
穿封戍一看,分明是自己捉住的,這位怎麼上來就說是他捉住的?
“喂,搞錯了吧?沒看見我正押著他嗎?”穿封戍說。
“我可沒看見你押著他,是我抓住他的。”王子圍索性來個不要臉。
“是我捉住他的,你不要臉。”
“你才不要臉,是我捉住他的。”
兩人爭吵起來。
穿封戍只是個小軍官,他不知道對面這位是楚康王的弟弟?知道,可是他咽不下這口氣。
正在爭吵,來了一個人,誰?伯州犁。
“哎,咱們別爭了,伯老來了,楚國最有學問的人來了,咱們問他,讓他判斷。”王子圍提出建議。
“那,那行吧。”穿封戍沒辦法,只好答應。
兩人把問題交給了伯州犁,要說呢,還是晉國人有辦法。
“這還不好辦?誰捉的他,他自己最清楚啊,問他不就行了?我來問。”伯州犁有辦法,聽上去還真不錯,穿封戍挺高興,心說這一回該真相大白了。
晉國人總是比楚國人有辦法,這一點要承認。
伯州犁來到皇頡面前,先做一下鋪墊:“這位,看上去你是個聰明人文化人,有些事情你自己知道怎麼辦吧?”
皇頡一聽,有點弄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不過,他是個聰明人,也是個文化人,他知道這句話一定有什麼深層含義,自己要小心了。
伯州犁抬起手來(《左傳》:上其手),指著王子圍說:“這位先生是王子圍,哪,身材魁梧,體格健壯,是我們大王最寵愛的弟弟。”
然後,伯州犁把手放下來(《左傳》:下其手),指著穿封戍說:“這位名叫穿封戍,楚國邊境小縣的縣尹。”
皇頡現在什麼都明白了。
“現在請聽題,王子圍和穿封戍,誰捉住了你?”伯州犁問。
皇頡搶答了。
“我遇上了王子圍,打不過他,就被他活捉了。”
正確答案。
伯州犁笑了,王子圍也笑了,甚至皇頡都笑了。
“笑你媽個頭,老子跟你拼了。”穿封戍爆喝一聲,提起手中的大戟,就要來跟王子圍拼命。
王子圍嚇得臉色慘白,掉頭就跑,幸虧在場人多,奪下了穿封戍手中的大戟。
“什麼狗屁王子,臭不要臉。”穿封戍大聲叫罵。
這段故事,後來成為一個成語:上下其手。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他鄉遇故知
從鄭國撈了一票之後,楚秦兩軍各自回國了。
回到楚國,屈建發現有客人在等他,宋國來的客人,是向戌派來的。雖說宋國是晉國陣營的,屈建和向戌的私交還是不錯的,私下裡常有些書信往來。
“哎喲,老向有什麼好訊息給我?”屈建挺高興,他想不到的是,後面的事情能讓他更高興。
“令尹,是這麼回事。”來人是向戌派來的和平特使,當下把向戌的和平計劃介紹了一遍,說是晉國人很感興趣,要是楚國也有興趣的話,宋國願意做東道主,請晉楚兩國到宋國進行和平談判,今後雙方的盟國互相朝拜,國際事務都以和平方式解決,世界和平的偉大理想就能實現了。
屈建聽完了介紹,非常高興,算一算,世界和平對楚國實在是好處太多了。首先,目前楚國處於下風,對抗晉國很吃力;第二,晉國的盟國多,楚國的盟國少,互相朝拜,自己就賺多了;第三,要是在自己手上實現了世界和平,那自己不是名垂青史了?
屈建決定響應宋國的建議,於是去向楚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