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了埃德加的親口保證之後,艾格隆也就不再躊躇了。
他想要得到艾格妮絲,但是他知道艾格妮絲不會輕易順從自己,既然無法從正面得手,那就得從其他方向迂迴。
而艾格妮絲的弱點就是她的家人們。
愛麗絲一句話,她就無怨無悔地跑到這個鬼地方來吃苦,那麼以後只要她的家人們有求於她,她也肯定會無怨無悔地做出犧牲。
他原本擔心她的父親和兄長會是死硬的保王黨,一旦他回到法蘭西掌權,就會選擇逃亡,不過從埃德加的口風來看,他們的骨頭並沒有那麼硬。
換言之,只要能保住一家的榮華富貴,他們寧可犧牲一下艾格妮絲也在所不惜。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好辦了……艾格隆知道,自己的實力有限,就算重登皇座,也不可能再來一次血流成河的大清洗,只能把報復限制於小範圍內,對於其他勢力則要以優容和拉攏為主。
既然本來就要拉攏,那為什麼就不能優待艾格妮絲一家呢?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這一切一切的基礎,都是他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而如果想要獲得最終的勝利,他就必須在希臘贏下——在邁索隆吉翁贏下來。
所以,他只能先把艾格妮絲放在一邊,集中精力在戰事上面。
只要他一步步往前走,勢不可擋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命運自然會賜予自己的那些夢寐以求的獎品,如果說法蘭西會成為他一逞口腹之慾的蛋糕,那麼艾格妮絲就是上面鮮美的一塊甜點,他要一口氣把這些統統都吞下去,什麼都不留下,也什麼都不放手。
圍繞著邁索隆吉翁要塞的戰事仍舊在不斷,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進展卻寥寥無幾,變成了一種乏味的舞臺劇,除了製造噪音和少量的死亡之外,就只有空耗時間的等待了。
艾格隆兵力不夠,又缺乏能夠轟塌整個要塞的重炮,所以他只能讓自己的部下們,依照古老的方法不斷地挖掘壕溝,逐次接近稜堡的城牆,然後再用大炮轟擊,掩護前線計程車兵們。
從高地望過去,彎彎曲曲的壕溝,猶如是一條條蛇一樣,慢慢地向邁索隆吉翁的方向蔓延。
從視覺效果來看,這個場面非常壯觀,但是毫無疑問,這種進攻方式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什麼明顯效果的。
在並不古老的過去,歐洲有一個長期被要塞統治的時代,那時候軍隊的交戰經常圍繞著一個個稜堡展開,而且曠日持久,一場圍城戰動不動要以年為單位來進行,而眼下,他就似乎正在面臨這種局面。
如果艾格隆願意等待的話,他也可以用這種方式慢慢地耗死要塞內部的守軍——畢竟他已經肅清了要塞外方的所有道路,邁索隆吉翁現在是孤城一座,不可能得到外界的援助,而他卻可以一直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只要這樣消耗下去,他就必然會取得勝利。
可是艾格隆不願意等待。
他跑到之所以跑到窮鄉僻壤的希臘,就是為了獲取聲名,而他之前一系列的勝利,已經讓他達到了部分目的,甚至教皇也在他的賄賂下,公開地稱他為基督徒的楷模,可見他的戰略是正確的。
如今沙皇參戰在即,希臘的獨立戰爭明顯已經到了收官階段,無論是從原本的歷史線、還是從現在這個新的歷史線來看,一旦俄國出兵,那麼原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奧斯曼帝國必然無法抵抗,他們為了求和,肯定也願意吐出希臘來。
而那時候希臘必將獲得獨立——皆大歡喜。
但是艾格隆絕對笑不出來,因為那就會顯得自己根本無足輕重了。
所以哪怕為了體現出自己的存在感和決定意義,他也必須儘量獲得勝利,讓自己變成希臘獨立戰爭的最大功臣。
所以他不能在這裡曠日持久地消耗時間,而是必須趕在沙皇進軍之前贏得勝利。
他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了自己手下的軍官們,雖然明知道這樣的進攻不可能起效,但是在他的命令下,他的軍隊依舊不斷地發動著小規模的進攻,以此來疲憊守軍的精神,順便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至於勝利的希望,現在只能寄託在基督山伯爵身上了。
好在埃德蒙-唐泰斯也沒有辜負他的期待,在從他這裡領到命令之後,他立刻就將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這項任務當中,並且親自挑選人員,很快就組建了一支敢死隊。
他要帶著他們,駕船從要塞東面的沙洲之間的海域當中穿行,然後藉助防波堤和圍牆,潛入到要塞當中,然後破壞裡面的要害目標,從內部瓦解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