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宮陷入到了武力圍攻當中,巴黎也隨之陷入到了混亂當中,原本就混亂的局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面對這種亂局,每一個人都會禁不住思考,自己接下來將面對何種命運?自己將來又將會到何處去?
對統治階級來說,混亂無序就意味著內部的洗牌,哪怕再怎麼位高權重的人,都有可能在混亂當中失去一切名譽、財富和地位,甚至粉身碎骨。
沒有人想要面對失去一切的結果,在大難臨頭的時候,他們會跟即將溺水身亡的可憐人一樣,拼命掙扎,想盡辦法去挽救時局,然而在絕大部分時刻,面對洶湧滔天的大勢,他們的掙扎往往徒勞無功,最終依舊什麼都沒有改變,黯然退下歷史舞臺。
此時,在巴黎城之外,就有這樣兩位在拼命掙扎的大人物,正在試圖用自己年老的身軀,將撲面而來洪水的擋住,挽救這個已經行將就木的波旁王朝。
他們就是馬爾蒙元帥和布林蒙元帥。
兩位元帥,可謂是復辟王朝的“大紅人”。
眾所周知,在大革命時期,貴族們大量被殺或者流亡,軍隊是共和國重建的,再經過了帝國時代,二十多年間軍隊自行發展了組織,內部的軍官體系也隨之建立了起來。
而波旁王朝復辟之後,他們手下那些可靠的貴族們大多數已經經過了將近30年的“斷檔期”,在軍隊裡沒有人脈也沒有威望,所以為了籠絡和控制軍隊,復辟王朝哪怕再怎麼不喜歡那些帝國軍人,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從裡面尋找代理人。
在這種情況下,馬爾蒙元帥和布林蒙將軍就“脫穎而出”了。
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業務能力高人一等,而是因為之前都曾經背叛拿破崙投敵過,所以復辟王朝對他們的忠誠度沒有懷疑,敢於委以重任。
最後馬爾蒙元帥大獲重用,而布林蒙將軍也被提拔為了元帥,兩個人先後當過陸軍大臣,榮寵一時。
【不止漢語翻譯後的名字很像,其實他們兩個人的法文姓氏也差不多,一個叫aront,一個叫bouront,而且都有一個名字奧古斯特。】
在暴亂剛剛發生時,兩位元帥在巴黎,接到了國王趕緊去外面調兵保衛首都的命令。
因為甚至局勢緊迫,所以在接到命令之後,他們很快就處理好了手中最要緊的事情,然後快速離開了巴黎。
他們之所以如此快速地響應了命令,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確實“深受王恩”,在王朝陷入危難之際希望能夠去挽救;另一方面,多年來的政治沉浮,讓他們也擁有了高度的警覺性,他們知道目前最好的應對措施就是趕緊離開巴黎,在能暫時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一邊觀察形勢一邊決定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
如果留在巴黎,萬一失去了行動自由,那可就任人宰割了,跑到外面來,至少身邊還可以召集一些舊部親信來確保自己的安全。
離開了巴黎之後,兩個人在聖日耳曼昂萊附近的一個小鎮匯合,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他們一邊打出旗號,命令各處能夠調動的軍隊來此地匯合,一邊多次召開密會,商討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就在他們來到這裡之後,壞訊息仍舊一個接一個地傳過來,政府癱瘓、王宮被圍攻、巴黎幾乎陷入到了無政府狀態當中……每一個訊息都讓他們越發緊張。
“這幾天,響應我命令的人不多。”布林蒙元帥睜大了佈滿血絲的雙眼,低聲對馬爾蒙元帥說,“時間太倉促了,而且軍心浮動,他們都不想去對平民開火。”
“我也一樣。”馬爾蒙元帥同樣無奈地回答,“現在到處都是抗命和翫忽職守,還能夠堅持自己榮譽的人太少了。”
他們兩個嘴上不說,但心裡都清楚,為什麼軍隊的態度如此曖昧。
一方面,去“平叛”可能就意味著進攻巴黎,去冒著內戰風險撲滅反抗國王的市民,萬一改朝換代了,他們手上沾的血,很快就會變成清算自己的罪名。
另一方面,這兩位元帥本身的名聲也不太好,也激發不出官兵們為他們赴湯蹈火的興趣。
平時的時候,“元帥”和“大臣”光是靠自己的官銜就可以震住底下的人,想要怎麼擺佈就可以怎麼擺佈;然而當政權出現存續性危機的時候,官銜已經不好使了,只有靠個人魅力和威懾力去指使別人了。
而這兩位元帥,卻又是最為欠缺這些東西的人。
因此,他們此刻在這個小鎮當中,都有一種一籌莫展的感覺。
他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他們乘坐的大船此刻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