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0,進軍

隨著費爾南等人的“倒戈來降”,以及馬爾蒙元帥被俘,里昂的守軍迅速地喪失了抵抗的意志,在得到了艾格隆“絕不追究任何一人,來去自由”的保證之後,剩餘還在猶豫的守軍們,紛紛選擇了放下武器投降。

而這也意味著,法蘭西南方最大的城市——里昂,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落到了艾格隆的手中。

對艾格隆來說,這是最理想的結果,畢竟如果在這裡發生血戰的話,一方面浪費他寶貴的時間;另一方面,流血過多也會影響到他的名望,讓那些潛在的中立派遠離自己。

所以,在得到了最好的結果之後,他也樂於以各種方式展示自己的寬宏大量。

他嚴令自己的部下,不允許虐待投降的守軍,要以最大的尊重來對待他們,並且想盡辦法拉攏他們。

而這些軍人們,也分別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一些人選擇放下武器回自己的家鄉;一些人選擇留在原駐地,等候局勢進一步明朗;而另有一部分人,則乾脆選擇投入到了艾格隆的麾下,向他們心目中未來的皇帝陛下效忠。

接收這一批新的投誠者之後,艾格隆麾下的人馬,再一次膨脹了起來。

構成這支軍隊的主要有三股勢力——第一股是艾格隆剛來法國時就投誠過來的人馬,以米佩少校和洛朗少校為主,這些人以“從龍功臣”自居,相對來說也最團結,非常排斥那些後來者,對艾格隆也最為忠誠。

第二股是馬爾蒙麾下兵變投降過來的費爾南等人,他們主動投降並且立下了活捉馬爾蒙元帥的大功,也藉此儲存了自己手下的建制,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這些人服役多年,和同僚以及部下聯絡緊密,抱團在一起共進退,野心勃勃想要藉助投靠艾格隆為自己換取進一步高升的資本。

第三股是一路上投降倒戈過來的降兵,這些人沒有什麼忠誠心,也沒有什麼野心,只是隨波逐流地跟著形勢倒過來而已,他們人數最多,但內部沒有組織,也沒有強固的核心領導層。對艾格隆來說,他們頂多也只能壯聲勢,不可能指望他們做更多了。

這三股心態各異、追求也不同的人馬,糾結在一起,共同組成了艾格隆手下這支“大軍”。說他們是“烏合之眾”肯定有點過分,但確實也稱不上什麼無可匹敵的力量。

不過對艾格隆來說,這也夠了。

眼下他以滾雪球的架勢一路前行,目前已經佔據了里昂,接下來法蘭西廣袤的腹地也已經向他敞開,只要一路進軍,就可以來到巴黎城下,到時候就可以決定這個國家的命運了。

進駐里昂之後,艾格隆只是稍事休息,臨時整編了手下的軍隊,然後便開始準備下一輪、也就是最後的進軍。

在臨行之前,為了鼓舞士氣,艾格隆將大部分的軍隊集中到了里昂市中心的貝勒庫爾廣場,準備以一場大閱兵,作為誓師的儀式。

就在十五年以前,也就是在這裡,重新登上法蘭西領土的拿破崙皇帝,在這個廣場上開始了對巴黎最後的進軍,不到一週之後,他就回到了楓丹白露。

艾格隆想要以這種方式,追隨先皇的腳步,同時炫耀自己的“天命所歸”。

畢竟,法蘭西人們對先皇的懷念,正是他角逐權力的最大資本,他必須要讓人們在每一個地方都回想起,他是波拿巴家族當之無愧的繼承人。

就在這一天的清晨,一支支部隊從里昂各處街道行進,湧向了貝勒庫爾廣場。

他們沿途所經之處,夾道歡呼的市民們並不多,大多數人只是躲在自己的房屋裡,然後從窗戶的縫隙當中偷看面前的軍人們——形勢瞬息萬變,一切都太快了,市民們還沒有適應他們此刻的處境,更不知道應該對誰效忠,所以他們大多數人,都明智地選擇了置身事外冷眼旁觀。

反正,對市民們來說,誰來統治這個國家都無關緊要,只要這一場風波儘快過去就好了。

很快,士兵們湧入到了廣場當中,然後排成了一個個方陣,接著肅立在寒風當中,等待著陛下的入場。

他們並沒有等待很久,艾格隆騎著高頭大馬,在身邊衛兵的簇擁下,緩緩地馳入到了廣場當中。

這一天天氣很冷,寒風在空曠的廣場當中四處掃蕩,刮在艾格隆的臉上,但艾格隆卻沒有感受到這股寒冷,因為他心頭湧上的熱血讓他全身發燙,隔絕了外部的所有寒氣。

也就在這時候,烏雲密佈的天空,終於出現了白晝的亮光,雖然依舊見不到太陽,但是這些亮光卻足以為各處的刺刀,鋪上一層銳利的寒芒。

在艾格隆的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