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53,應付了事

說完之後,特蕾莎接過了蘇菲的信,然後拆開了仔細閱讀。

出乎她預料的是,雖然信裡是在祝賀艾格隆的成功,但這封信非常簡短,而且上面全是客套話,看不出半點感情色彩,如果不是筆跡和署名確實是蘇菲的話,特蕾莎幾乎懷疑它可能是梅特涅代筆的。

她終究還是放下這段孽緣,不再耿耿於懷了嗎?特蕾莎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此時她的心裡也頗有些百味雜陳,有歡喜也有悵然,但更多還是欣慰。雖然蘇菲曾經當面羞辱過她,但是她也不至於因此而記恨,相反看到蘇菲漸漸地從人生低谷當中走了出來,她反而也鬆了一口氣。

畢竟,過去的恩怨糾葛都已經過去了,從此以後兩家人在兩邊各過各的日子,這樣不就挺好嗎?

定了定神之後,她放下了蘇菲的信,然後順手拆開了皇帝和父母的信件。

看皇帝的信件時,特蕾莎只是略微一掃,畢竟這肯定都只是官方的客套話而已她也不會放在心上,而父母的信,她卻看得極為仔細。

父母親的信中沒有太多祝賀的話,觸手可及的皇后冠冕,對他們來說並不如女兒本身重要,在信中字裡行間都是對特蕾莎的溫情和鼓勵,還勉勵她接下來一定要做好應盡的義務,為家庭、為這個即將被她統治的國家奉獻自己的一切。

在信的末尾,父母還告訴她,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打算讓阿爾布雷希特訪問巴黎,參加女婿女兒的加冕儀式,並且以此來表示對她的支援。

這封溫情脈脈的信,看得特蕾莎幾乎要掉下眼淚來,雖然她現在已經長大成人,而且都馬上要生育二胎了,但在父母心中,她永遠還是那個沒長大的孩子,他們為她的一切擔心,並且時時刻刻為她著想。

這才是家庭,權力和富貴並沒有扭曲掉她的人生,她很幸運地擁有了這一切。

還能有什麼更多的要求呢?

特蕾莎好不容易才忍受住了情緒波動,沒有在大使面前失態,她放下了信件,然後重新看向了大使。

“我的弟弟想要過來拜訪我,是經過官方同意了嗎?”

“是的,殿下。”大使連忙回答,“皇帝陛下體恤您與家人分別良久,所以特意破例的。雖然大公夫婦身負重任不能輕易離境,但是您的弟弟自然不會受到任何限制。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得到法國政府的允許……”

“我會讓塔列朗給他們放行的。”特蕾莎斬釘截鐵地回答,“他不光是我的弟弟,也是哈布斯堡皇室的代表,那他就應該得到應有的禮遇,我絕不允許有誰慢待了他。”

在這個年代,雖然皇室出訪別國並不頻繁,但在之前也並非沒有先例,比如1777年,當時已經是神羅帝國皇帝的約瑟夫二世悄悄來到了巴黎,拜訪了自己的妹妹安託瓦內特和妹夫路易十六(當然這三個人後來的結局都不怎麼樣)。

得到了特蕾莎如此友好的回應,大使心中自然也是滿心歡喜。

更讓他滿意的是,雖說她還並沒有官方的身份,但是她此時待人接物時,儼然已經有了幾分皇后的氣度,而這份氣度,也正是奧地利所需要的。

雖然經過梅特涅在維也納和會的一番操作,把萊茵蘭給了普魯士,並且把熱那亞給了撒丁王國,讓奧地利和法國不再直接接壤,也沒有了直接的領土衝突風險,但是,法蘭西依舊是奧地利永遠無法忽視的大國,它的體量、它的實力以及它多年來多展現出來的勃勃生機,一直都讓奧地利極為忌憚。

波拿巴家族即將重新在法蘭西上臺的訊息,更加加重了這種忌憚,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特蕾莎公主就顯得不可或缺了。

這位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雖然已經嫁了出去,但畢竟對祖國還會存有幾分感情,而且從她一直以來的種種表現來看,她也確實非常重視家庭和親情——如果她坐上了皇后的尊位,那必然就會讓奧地利更加容易和法蘭西拉近關係。

正是出於這種心理,所以奧地利在官方態度上對特蕾莎自然極為友好,當年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都已經煙消雲散,儘管她並非皇帝的女兒而是侄女,但此刻從實力地位出發,她已經是最尊貴的公主殿下,是家族的驕傲。

如果特蕾莎公主能夠坐穩皇后的寶座,並且施展自己的影響力,那麼她就可以讓奧地利多了幾分依仗。

當然,哈布斯堡家族幾百年來到處聯姻,路易十四的母親就是哈布斯堡的公主(如果不是不幸碰上大革命的話,路易十七國王也是),但這並不妨礙法國繼續和哈布斯堡家族交戰,他們也絕不會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