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吩咐下人更席換盞,同時召喚左右,把傅友仁、葉升、徐敬、王肇興等人請來,讓大家見面,議論大計。
當晚府內眾人齊集,不住口痛罵朱元璋,接著歃血為盟,置酒共飲,計謀商定,待機行事。
再說那一天,吳貞的妻子鐵閤兒乘轎進宮,先來到仁和宮,見著了惠妃,姑嫂二人很久沒見,今日見面,自是歡喜不已。
吳倚琳握住鐵閤兒的纖手,引進內室,讚道:“兩年不見嫂子,不想你越發美豔了。”
鐵閤兒也微笑道:“惠妃娘娘說笑了,我又怎比得你呢。”
吳倚琳道:“這裡沒有外人,不要惠妃前惠妃後的叫了,便和家裡一樣,叫我大妹子好了。”
鐵閤兒只好應允,便談起話兒來,說著說著,便扯到吳倚翠身上。鐵閤兒道:“二妹子剛進宮,過得還好嗎?”
吳倚琳道:“皇上簡直把她當成寶,日夜不離她,又怎會不好。”
鐵合先聽得她語含不滿,遂笑道:“人總是愛新鮮的,妹子也不用太多心。”
吳倚琳苦笑道:“這個我也明白,皇上喜歡誰,咱們自不敢多管。”
鐵閤兒拍拍她小手,說道:“妹子懂得這樣想,做嫂子的也放心了,這裡畢竟是皇宮,不比在家,凡事得多忍耐點。這樣吧,明兒我去看看二妹子,好好和她談一談好了。”
吳倚琳笑了一笑,再沒言語。當晚鐵閤兒在仁和宮住了一宿,翌日早晨,便起身赴長春宮見吳倚翠去。
鐵閤兒和吳倚翠在家中相處多年,關係也十分融洽。吳倚翠無父無母,吳貞也因公事常在外忙,她的起居飲食,皆由鐵合先照顧。她在鐵閤兒的眼裡,只是個聽話的小女孩而已。但今日一見,這個小女孩竟全變了樣子。
她只見吳倚翠神采飛揚,頭戴珍珠鳳冠,身穿繡有鳳凰展翅的翠綠宮裝,腳蹬綠色官靴。臉上薄粉淺蛾,顯得朱唇皓齒,越發嬌豔迷人,把鐵閤兒看得目瞪口呆,真不敢上前相認。
鐵閤兒嬉笑道:“才沒見幾天,小妹立時變成了仙女,羨慕死嫂子了!可有記掛住我呢?”
吳倚翠笑道:“如此美豔的嫂子,小妹又怎能忘記。看你,多日不見,愈發秀色可餐,小心妹子把你吃下肚裡去!”
鐵閤兒聽得一怔,沒想她才進宮幾天,不但人變了樣子,連這種風流話兒也隨口而出,實令她大出意外。
二人見面,不禁說說笑笑,親熱異常。
鐵閤兒想起今日前來的目的,正要開聲,忽聽得宮女傳報:“聖駕到!”
隨見朱元璋在四名太監陪同下,大步踱進宮來。鐵閤兒一時迴避不及,只好和吳倚翠一同跪下接駕。
朱元璋伸手道:“平身,快快請起!”
二人站起身來,朱元璋頓時眼前一亮,只見吳美人身旁竟站著個嬌豔美女,只見她略施粉黛,粉腮朱唇,眼如秋水,實說不出的美麗動人。一下子便把朱元璋的魂魄勾了去。他怔了一會,問道:“這位是……?”
吳倚翠笑道:“她是臣妾的嫂子,名叫鐵閤兒。”
朱元璋驚道:“朕早有聽聞,知曉吳貞娶了個漂亮的妻子,今日親眼看見,果然名不虛傳,只是不知竟美得如此驚人。”
鐵閤兒微微一笑,雙頰頓時現出兩個酒窩,可愛之極。她素有蒙古女人的熱情、開朗又大方,全無矯揉造作的毛病。只見她福了一福,暱聲道:“皇上太過獎了。”
朱元璋一捋頦下鬍鬚,呵呵大笑,回頭吩咐身旁一名太監,命御膳房準備筵宴,接待鐵閤兒。
第五回 動心娛目
鐵閤兒曾聽人說,皇上是個征戰疆場的武將,必然是個威武高大的人物,豈料今日一見,原來只是個留著三綹鬍鬚,笑容可掬的老頭兒,不由令鐵閤兒頓生好感。
不消片刻,御膳太監已擺上精美佳餚。吳倚翠扯著鐵閤兒,要她坐在朱元璋身旁,鐵閤兒無奈,只好坐了下來。朱元璋左右均坐著兩個大美人,自是高興萬分,笑道:“國舅夫人進宮,朕因何不知。”
鐵閤兒道:“臣妾進宮未曾叩見皇上,還請皇上恕罪。”
朱元璋笑道:“這個當然要罰,便罰你這個美人陪朕暢飲三杯。”
蒙古人素來嗜酒,鐵閤兒小時便常與父親飲酒,到得十五六歲,酒量已是不差,一次飲上七八斤,也是臉不改色、心兒不跳。現見皇上邀她喝酒,又讚揚她美貌,不禁笑臉顏開,把在吳府家中所學的禮節,頓時忘得乾乾淨淨,全拋到九霄雲外。
三人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