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部分

行岸防炮的岸防炮連。每套“岸邊“130毫米自行岸防炮攻擊系統由2輛中央指揮控制車、8門130毫米ASS2S1型自行火炮、1~2輛戰備值班保障車、彈藥和支援裝置組成。

作戰開始之前,這些火炮預先隱蔽在群島要塞核心的地下工事群內,利用“泰帆”型攻擊無人機肆虐天際打亂中國軍隊攻擊部署的機會,透過地下工事迅速前出進入發射陣地,在短暫的3分鐘射擊準備之後,向海面上的移動目標群快速射擊,每門ASS2S1型自行火炮在傾瀉了30~40發炮彈之後,便會退回地下掩體,向下一個炮擊陣地轉移。

比其昂貴的反艦導彈而言,130毫米岸防炮顯然更適合殺傷類似登陸艇這樣的小型目標,更重要的是面對已經完全失去制電磁優勢的印度軍隊而言,130毫米岸防炮可以完全規避中國艦隊的電子干擾。所有“岸邊“130毫米自行岸防炮攻擊系統全部採用電視跟蹤瞄準系統,雖然這樣將會降低火炮的命中係數和跟蹤/攻擊多目標的能力。但卻是在中國海空軍強大電子干擾之下,唯一可行的作戰模式。

“還沒到海灘,第一攻擊波次戰損已經超過25%了。”

全通甲板式的兩棲攻擊艦“浙江”號的指揮中心內,戰區參謀林太平少將拿著剛剛出來的統計數字,走近攻擊開始以來一直保持著沉默的胡維風中將的身邊。“部隊距離海灘還有多遠?”

胡維風長長的作了一個深呼吸之後,轉身問道。“前鋒部隊距離海岸已經不到5公里了。海空軍方面希望能先停一下,重新組織火力支援……。”

林太平有些為難的回答道。

“不,如果現在半途而廢,那麼如此之多的鮮血就真的白流。命令各部隊全速前進。海空軍無須重新組織支援,協同支援艦隊中還有戰鬥力的戰艦,採用近距離直瞄火力轟擊灘頭。”

雖然早已對登陸戰的血腥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此刻胡維風仍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臟在一陣陣莫名的絞痛。

雖然距離攻擊最終攻擊目標的本島還有數公里的距離,但沿海的小型島礁卻已經成為了中印兩軍士兵浴血的戰場。這些孤立在海面上的小島嶼上也同樣構築堅固的工事群,在中國海軍艦艇的直瞄火力壓制之下,印度陸軍計程車兵只能用迫擊炮和機槍火力對抗著不斷衝上礁盤的中國陸軍衝鋒舟。

雖然在眾多的登陸工具中,衝鋒舟可以說是中國陸軍兩棲登陸作戰中最為衷愛的攻堅利器。正是這種小型高速登陸舟艇滿載著全副武裝的輕裝步兵,躲過了密集的岸防火力,在無工程保障的水際灘頭攻擊上陸。在透過安達曼群島各主道的航線上,由中國陸軍的輕裝步兵們組成戰鬥小組,用火焰噴射器和炸藥包,一個一個解決著印度人的火力點。

中安達曼群島、

南安達曼群島小安達曼群島的主島上,中國海空軍一度沉寂的火力再度猛烈起來。“中國人雖然遭遇了重創,但他們仍在前進。”坑道里印度陸軍的指揮官面對著縮在地下工事計程車兵們大聲的咆哮著,驅趕著他們從集結地域進入灘頭防禦工事。

水際岸邊用椰子樹幹築成的防禦牆已經在中國海空軍的猛烈攻擊之中,多處坍塌。硝煙瀰漫的海灘上,印度陸軍已經可以從防禦工事的射擊孔中依稀看到海面上那逐漸逼近的登陸舟艇和兩棲戰車。此刻他們可以依靠的只有手邊老舊的英國生產140毫米、88毫米加農炮。

率先發起攻擊了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兩棲裝甲車輛在接近灘頭時遭到了印軍直瞄式炮火的殺傷。許多被炮火擊中的兩棲裝甲車輛,失去機動能力擱淺在灘頭。海灘上到處可見燃燒的兩棲車和死傷的中國士兵,鮮血將滿是泡沫的海水染成了紅色。

而好不容易衝上岸的中國海軍陸戰隊此刻也都被印軍密集的火力壓制在海灘上椰牆之下,在得到重型武器的支援之下,部隊根本無法前進。但是中印兩軍的指揮官們都清楚的知道,此刻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雖然中國陸軍第一攻擊波次的部隊被壓制在了灘頭,但如果不能將這些輕裝步兵趕下海的話,那麼更多的登陸部隊將透過這個灘頭陣地發起攻擊。如果印度陸軍不能在中國海空軍火力的殺傷之下主動出擊肅清灘頭,那麼這場慘烈的登陸戰的結局將可想而知。

印度陸軍的坦克從主島中心的地下掩體內隆隆的駛出,顯然在這樣的島嶼攻防戰中,坦克的效能已經不再重要。抱著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只要能開上灘頭就好的心理。印度陸軍在群島之上部署的坦克車輛均為已經過時了的維克斯—MK1

“勝利者”型主戰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