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兵戰車之外,在這波空降中投送的裝備還有第22空降師炮兵團的86式122毫米榴彈炮和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這些壓制性的火力將是輕裝傘兵攻堅的利器。
雖然作為旅遊盛地,巴厘島的建築藝術令許多遊客印象深刻,融合宗教與藝術於一體的巴厘島建築藝術,不論結構、工法、外觀和內部的佈置,都具有相當獨特的整體美。但是為了徹底消滅盤踞在登帕薩的美國特工和激進的穆斯林,中國傘兵不得不在攻堅戰中投入重型武器。畢竟今時今日的環境,已經容不得中國軍隊再以“戰上海”的高風亮節來緩慢推進。
不過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護登帕薩那些美侖美奐的建築群,在巷戰中中國傘兵將主要發揮86式122毫米榴彈炮的直射功能,特別是該炮使用的反裝甲子母彈;內裝30枚子彈、破甲厚度50毫米,最大射程15公里。2000公尺內命中率大於直瞄反坦克炮。藉助著新式火炮微光夜視儀,一門門86式122毫米榴彈炮在通往登帕薩的街道上將一個個火力點打啞,掩護著步兵們的衝鋒。
不過出乎中國駐軍意外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旗下的各部隊並沒有在登帕薩頑抗到底,而是迅速的向巴厘島北部地區收縮防線。實際上美國人從來沒有對登帕薩抱有希望。中央情報局只是將登帕薩視為一個情報中心,真正的指揮部卻被選擇在了巴厘島的北部。
登帕薩早在9世紀末就已經成為區域性的統治中心。到了10世紀左右,印度人從爪哇島引進興都教,開啟了宗教對登帕薩的重要影響力,宗教信仰受到各個統治者的重視,在這座古老的城市裡紛紛大事的興建廟宇和祭壇,藉以教化人民。形成了登帕薩在巴厘島地區宗教和政治上的中心。
但是1759年荷蘭人首次抵達巴厘島,當時因物產不豐而掉頭離去,兩百多年後重回巴厘島,巴厘島的土著王室與荷蘭人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普普坦(Puputan)戰役,巴厘島人死傷慘重。1906年荷蘭人攻陷巴厘島的首府登帕薩,但是為方便船舶進出及對外聯絡,荷蘭人將首都遷至北邊的新加拉加(Singaraja),因此新加拉加至今仍保有許多殖民色彩。
基於和荷蘭人同樣的考慮,美國中央情報局也將指揮中心設定在新加拉加。此刻從南部那條戰線上撤退下來的美國僱傭兵和中央情報局SOG特別行動小組的人員正在美國海軍精銳的美國精銳兩棲作戰部隊—“海豹”特種部隊的掩護之下,快速撤入巴厘島北部山區的“丹巴西林”。
“海豹”特種部隊是昔日的美國海軍水中爆破大隊的產物,這些美國海軍的精銳,其早先任務就是秘密地偵察敵人防守的海岸線—特別是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可能登陸的地域。當然他們的任務也延伸至包括各式各樣的特種作戰。現在所有“海豹”特種部隊均隸屬於美國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NAVSPECWAR)。這次投入巴厘島進行特種作戰的,是駐紮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科羅拉多海軍基地的美國海軍第1特戰群,也就是俗稱的“西岸海豹”。
在美國海軍第1 “海豹”載具部隊(SDV Team 1)和第1特種小艇中隊(SBS
1)的配合下,負責東南亞地區的海豹1隊是美國軍方第一支滲透到巴厘島的部隊,此刻他們又擔負著掩護全軍撤退的任務。當中國第22空降師在登帕薩實行第二次大規模空降的同時,有3個連級規模的阻擊部隊被空降在巴厘島中部的山區,雙方精銳的步兵分隊在巴厘島中北部的丘陵中不斷展開著突如起來但激烈異常的遭遇戰。
在人類殊死搏殺的山林另一側竟是難得一見的加威山岩壁石窟陵寢。以山壁岩石開鏨石窟建造而成的佛教式陵寢,宏偉之氣勢襯著秀麗山景,頗有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如果其中安詳沉睡了千年的高僧們可以聽到著陵寢外那一陣陣刺耳的槍聲,或許他們也會不自覺的感嘆人世的無常吧。
此刻海豹1隊的步兵分隊正在加威山南面的山坡挖掘了眾多階梯式的散兵坑。而在半山腰的淡巴西冷總統行宮內,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巴厘島行動的總負責人—艾倫。杜勒斯此刻正焦急的等待著五角大樓的支援。在帝汶海待命的柯斯特少將和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小鷹”號的航母編隊,在48小時之內就可以進入艦載機的航程之內。
“該死的中國人竟然敢對巴厘島下手。”
作為中央情報局的一員,艾倫。杜勒斯同樣不喜歡五角大樓的那幫軍人的行事作風,不過此刻他也不得不承認,第七艦隊此刻是他們唯一的希望。當然他並不知道此刻正有2架B…2A型戰略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