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枚俄製UGST重型尾流自導魚雷從“辛杜維爾”號和“辛杜拉特納”號的攻擊陣位上急速的射出,直撲目標。
“那不是中國人的潛艇,那只是水聲誘餌而已。”薩克胡亞無奈的取下耳機,在強調隱秘性的水下對抗中,提前暴露等於宣判了自身的死刑。
水聲誘餌的歷史幾乎跟聲納系統一樣的悠久,二戰後期便誕生了潛艇模擬器。主要利用模擬潛艇的聲、磁一些機動特性來形成一個假目標,欺騙敵聲吶和聲制導兵器的探測、攻擊,從而可以隱蔽已方的作戰意圖。
不過在現代化的聲納系統面前,普通的水聲誘餌很容易就可以被識破,但是中國海軍剛剛所使用的卻幾乎在各方面都天衣無縫,唯一令薩克胡亞產生懷疑的是目標在行進過程,沒有采取任何的反TMA措施:按常理在不超過6分鐘的時間間隔內應當,潛艇應該大幅度改變運動狀態,使對方無法獲得正確解算;
採用陣地設伏時,反潛潛艇可以陣地的中央以低噪聲航速機動,而航行深度可根據當時的水文條件及便於使用武器加以選擇。3艘印度海軍的“基洛”級877EKM型潛艇採取懸浮探測,由於潛艇基本處於靜止狀態,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基洛”級“水下黑洞”的靜音特效,同時增大聲納的監聽距離。
按照慣例在監控到目標潛艇之後,“基洛”級應該保持跟蹤,轉入尾隨攻擊的模式,但是此刻長期的戰備值班,顯然已經讓“辛杜維爾”號和“辛杜拉特納”號失去了耐心,6枚俄製UGST重型尾流自導魚雷巨大的入水噪音已經足以讓這兩艘潛艇成為水下最清晰的靶標。
“敵方魚雷襲來。”隨著6枚俄製UGST重型尾流自導魚雷擊中中國海軍的水聲誘餌,4枚中國海軍的魚雷也同時迅速咬上了“辛杜維爾”號和“辛杜拉特納”號,雖然“辛杜格霍什”號的聲納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同僚們的掙扎,但一切顯得是那麼的徒勞,最終聲納上只留下兩團巨大的光斑,那是“水下黑洞”最終的絕唱。
“現在只剩下我們了。”薩克胡亞放下耳機,他不能重複同僚的錯誤,此刻他和他的潛艇只能等待,不過這決不代表著怯懦,他相信中國的潛艇在突破了己方的外層防禦圈後,一樣會犯下致命的錯誤。
第二十二章:山地雄兵(一)
當印度的“基洛”級877EKM型潛艇化為安達曼海水下巨大的火球時,印度遠東第一分艦隊指揮官拉維。薩蒂亞准將從睡夢中驚醒。此刻他所指揮的新型“辛格”號航母戰鬥群正遊弋在泰國南部的普吉島外的洋麵上。
拉維。薩蒂亞准將揉了揉乾澀的雙眼,走出整潔的艦長室,沿著長長的走廊向甲板的方向走去。隨著“尼赫魯”號航母受創退出戰列,印度海軍遠東艦隊此刻已經不奢望可以奪取整個戰區的制空權,而更多的將注意力集中到保障區域性地區的空中優勢。
沉沉的夜幕之中,“辛格”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依舊燈火通明。一架又一架的印度海軍航空兵的INAS300“白虎”中隊的Su…33UB型艦載機群頻繁起降著,今晚又將有超過30個架次的伊爾…76MD軍用運輸機將飛越這片空域向泰國中南部克拉克地峽區域空投補給物資。在那裡目前已有超過2500名以上的印度傘兵正在與中國陸軍第52步兵山地旅苦戰。
在印度軍方原有的戰略計劃中,克拉克地峽區域的空降只是一支戰略疑兵,在牽制泰國有限的陸軍兵力的同時,切斷東南亞能源陸地橋—克拉克地峽輸油管道。但隨著中國的介入,印度的傘兵們被賦予了新的使命:阻擊中國陸軍透過克拉克地峽增援馬來西亞。
雖然泰國灣也不過一衣帶水,但是顯然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陸軍傳統的國家而言,跨海支援一支龐大陸軍的行動顯然不是中國軍隊的習慣和長項,所以中印雙方指揮官的注意焦點不約而同的集中到了狹窄的克拉克地峽區域。而在狹窄的攻擊正面上,中國陸軍兵力的優勢將無從發揮,印度遠東戰區對克拉克地峽的防禦態勢充滿了自信。
夜幕下的泰國南部重鎮春蓬府的北部的丘陵地帶,中國陸軍的105毫米輕便型榴彈炮正猛烈炮擊印度傘兵第1突擊營最後的核心陣地。印度傘兵第1突擊營營長馬哈拉賈正艱難的匍匐在潮溼的散兵坑內,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
春蓬府似乎自古就與戰爭結下了不解之緣,自大城時代起這座城市即為前哨要塞,泰國曆史上有名的鄭王大帝曾在此地召集志願軍玫打洛坤府。拉瑪二世王時代,泰軍在此地擊退入侵緬甸軍隊。而在二戰中泰國本土不多的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