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導彈導彈艇“海鷹號”(舷號F80)的艦橋上,新加坡海軍上尉陳新河艇長喃喃的罵了一句。此刻在他的戰艦前方,新加坡海軍第1分艦隊所屬3箇中隊的6艘勝利級輕型導彈護衛艦、6艘改進型海狼級導彈艇、6艘無畏級反潛巡邏船正列隊緩緩的駛出新加坡海軍樟宜基地,在前方等待著這隻艦隊的將是什麼?陳新河並沒有太多的想象,因為他是一個軍人,服從就是天職。

樟宜的天空今天沒有燦爛的陽光,不遠處遭遇洲際導彈重創的街區仍在不時的冒出滾滾的濃煙。但是有什麼關係呢?任何一天都適合軍人為了理想而捐軀。

此刻馬來半島的戰火仍熊熊燃燒,輕裝登陸的印度陸軍第57山地師的先遣部隊與楠加皮諾所指揮的印尼叛軍匯合之後,開始向吉隆坡方向進軍。面對掛著一臉獻媚似的微笑的楠加皮諾,印度的軍官們總有一種脊背發涼的恐懼。

在馬六甲州登陸的72個小時裡,楠加皮諾也最有效率的方式建立了一個穩固的登陸場。這種方式簡單直接,曾無數次的被他的先人在亞洲廣泛採用,那就是——燒殺。

楠加皮諾的軍隊由兩部分組成,數量龐大的蘇門答臘地方武裝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而真正支撐著印尼叛軍能在叢林中長期生存下來的是一支為數不多的外籍僱傭兵部隊,他們有一個同樣神秘的名字—“蝦夷人”。

長期以來日本政府一直謀求著向海外派遣軍事力量的可能,但是由於和平憲法等各方面的拘束,除了跟在美國政府後面出點苦力之外,日本軍隊在海外幾乎沒有實戰的能力。為此日本軍方在20世紀90年代就決心效仿美國的僱傭兵公司,以民間人的形式在海外使用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