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但在猛烈的地空火力下,馬來西亞陸軍卻依然堅守著巴生港區,光是奪取巴生港外的幾個小島,印度海軍兩棲突擊隊已經損失了二百多人,仍然無法在巴生港區建立一個穩固的登陸場。

而在巴生港的馬來西亞陸軍指揮中心內,親臨一線指揮的馬來西亞軍隊前沿總指揮的林敬康准將此刻正在隆隆的炮聲中為自己的祖國尋找最後的出路。

目前馬來半島的地面戰已經打成了一鍋粥,南線:印度軍隊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州地區登陸的印度陸軍,第57山地師和印尼反政府軍正在與北上的新加坡陸軍激戰。北線:檳城港的失守,雖然已經開啟了吉隆坡的北大門。但是藉助中央山脈和濱海水網地帶的地形,印度陸軍的裝甲部隊短時間內仍無法快速挺進到吉隆坡的近郊。而真正的威脅是在中部戰線,林敬康准將此刻所堅守著的巴生港。印度軍隊一旦奪取了巴生,那麼40公里的一馬平川之間,馬來西亞陸軍根本無法有效的組織起象樣的防線。

“即便可以一直這樣支撐下去,但是南北兩線的印軍一旦合圍上來。吉隆坡的陷落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又一排炮彈在馬來西亞陸軍的陣地上炸響,林敬康不得不痛苦的承認一個現實。單憑馬來西亞軍人的熱血是無法保衛自己的國家。但是此刻誰有能救馬來西亞於水火之中呢?

而此刻在泰國中南部,一場空前的地面鐵甲洪流正在泰南的平原上行進著著,集結著。隨著戰幕的拉開,沿著湄公河一線展開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的2師3旅越過老(撾)泰、柬(埔寨)泰邊境進入泰國境內。

而在強大的第13集團軍之前,中國陸軍第58機械化步兵旅已經作為全軍的前鋒部隊登上了在曼谷灣集結著的運輸船團,藉著夜幕的掩護,向南航行。在他們航行的線路上,中國海軍的“上海—江蘇”雙航母編隊將提供全程的掩護。

第十八章:聖誕攻勢(五)

黃昏的清邁,一行歸巢的倦鳥緩緩掠過這座古老城市的上空,人世間的戰爭對於這些可愛的精靈來說是那麼的遙遠。

站在中國人民國防軍印度洋戰區指揮中心的窗前,胡維風點燃了自己今天的最後一支菸。開戰第一天,戰局遠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順利。北線的轟炸機叢集對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巡航導彈攻擊幾乎沒有效果,相反卻遭到了印度空軍遠端截擊機的打擊。南線雖然奪取了泰國灣的制海權,但海空軍各部隊全力已赴卻仍然未能擊沉印度海軍的“尼赫魯”號航母。

“小胡啊該到了吃飯的時間了。拿破崙可說過:‘士兵靠胃打仗。’你個司令員餓著可不行啊。”剛剛從曼谷的前線指揮中心飛回來的戰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張陵中將輕鬆的拍了拍胡維風的肩膀,58歲的張陵中將應該算是比較典型的共和國第二代軍人:樸實、頑強,卻也不免有些倔強和教條。

今天的整個白天,張陵中將都在曼谷的前線指揮中心內協調中國陸軍各部隊的行動。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的主力估計還要經過48個小時的摩托化行進,才能陸續抵達指定位置。但吉隆坡危如累卵的局勢,卻需要中國地面部隊的儘快投入。而在第一線中國陸軍可以使用的力量卻只有清邁的第52步兵山地旅、彭世洛的第58機械化步兵旅兩個旅不足2萬人。

但中國陸軍卻必須同時維繫兩個進攻方向的持續壓力:一方面必須打通克拉克地峽走廊,協助泰國陸軍恢復泰國南部地區宋卡、也拉、北大年和陶公四個府的治安;另一方面要越過泰國灣,迅速的投入到馬來半島的戰鬥中去。

“第52步兵山地旅配合泰國陸軍的1個特戰師和1個機械化步兵師的兵力清剿克拉克地峽的印度傘兵部隊應該不成問題。可泰國南部四府的問題我們介入似乎只會讓情況更復雜吧。”

張陵中將看著的電子螢幕上兩個向南挺進的巨大紅色箭頭,不免有些困擾。

戰前泰國陸軍實力在東南亞地區也算是首屈一指:

編有4個區域軍、2個軍、2個騎兵師、3個裝甲師、4個機械化師、1個輕型步兵師、2個特戰師、1個炮兵師、1個高炮師、1個工程兵師、4個經濟開發師、1個獨立騎兵團、8個獨立步兵營、4個偵察連、3個空中機動連。總兵力超過15萬人,戰爭階段還可以動員超過8萬人的預備役士兵。

但是隨著戰幕的拉開,泰國軍方很快變發現自身兵力的缺失。特別是東盟聯軍40個營將近萬人的機械化作戰部隊被分割包圍在了蘇門答臘島中部的沼澤地帶中之後,泰國陸軍中有限的機動兵力顯得更為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