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其自殺,斷了所有企圖成為第二個則天大帝的野心家的迷夢。

登基以來三十多年來,聖人宵衣旰食、勵精圖治、梳理政制、整頓吏治、任人唯賢,先後啟用了姚崇、宋璟、張說、張嘉貞、張九齡等名相,開創了這萬民稱讚的煌煌盛世。高力士想來,伴著這樣的聖君和盛世,自身必將能留名青史。

但近幾年來,高力士感到聖人越來越喜怒不定,且日益鬆懈了。在國本之事上,縱容李林甫攻訐太子,先是透過韋堅案和杜有鄰案,賜死了太子妃的長兄韋堅和時任河西節度使的皇甫惟明;現在又借爭奪石堡、防備吐蕃的大義,打壓曾同時擔任隴右、朔方、河西、河東四地節度使的王忠嗣,基本剪除了太子在長安和地方的主要支持者,讓各皇子騷動不已,有動搖國本之危。

久經劍雨風霜的高力士當然明白,天家無親情,歷代皇帝都對太子有抱有深深的戒心。尤其是本朝太宗劍逼玄武門,迫使高祖禪讓,更是加劇了聖人與太子之間的不信任感。敲打太子是應該的、必須的,但敲打需掌握一定的度,適度敲打是鞭策,過度打擊就是摧殘了。高力士隱隱擔心,聖人從天寶五載開始的一系列舉措,恐怕是為廢太子而準備的。

在朝政上,聖人已無剛登基時的勤勉,放手讓右相李林甫決斷朝政,自己則躲在深宮裡和貴妃賞花品月、輕歌曼舞。當然,高力士知道聖人只是讓李林甫代勞,而不是荒唐到愛美人不愛江山。但李林甫權力的急劇膨脹,依然讓高力士感到擔憂。

不過從前年開始,聖人開始重用楊國忠,可謂一箭雙鵰,一方面討貴妃的歡心,一方面則能分右相之權,尤其是十分緊要的財權。只是楊國忠膚淺無文、為人油滑,無重臣之風,讓高力士不太放心。

如果說朝政上問題不算大的話,在軍政上,聖人近幾年的方略則讓高力士十分焦慮。強幹弱枝,乃防止地方尾大不掉的根本所在,故本朝開國以來,三分之一強的府兵皆聚攏在長安附近的關中地區,保持著對天下任何地方的強大軍事優勢。但開國一百餘年後,府兵制漸已敗壞,關中幾無可戰之府兵。而聖人開邊之心卻越來越熾,十大節度使皆招募囤積重兵,形成了枝強幹弱、太阿倒持的局面。

幸而聖人君威隆重、李林甫擅用權術,各地節度使尚不敢有對抗中樞之心。但不敢不代表不能,藩鎮強則中央危,抑制各地節度使的權力已經迫在眉睫了,但聖人和李相各有打算,始終沒有將心思向這個方向考慮。

除夕驅儺變故中,高力士就敏銳地發現,北庭節度使的幾十個牙兵,號令嚴謹、技藝高強,身上的百勝之氣,也遠超日日在大明宮值守的龍武軍。如此強兵,對外自然是開邊利刃,但若調頭對內,區區龍武軍能否抵擋得住,實在不敢想象。而據聞,安祿山手下也是兵精將勇,不在安西、北庭之下。對於安祿山這個人,高力士總覺得不是那麼能看得透……

“稟大將軍,太子、李相國、陳相國和阿史那副都護已經快到紫宸殿了。”小黃門的稟告打斷了高力士的長思。元日朝會過後,聖人交待高力士,派人請太子、左右相國和阿史那暘來紫宸殿議事。普天之下,能讓高力士在殿前等候的,也就這麼區區幾位重臣了。

“高翁久等了,這是某的罪過啊!”年紀與高力士相仿的李林甫還未走到殿前,就先向高力士作了個揖,以示賠罪。高力士定睛一看,臉色鐵黑的太子李亨走在一行人的最前面,身後跟著三位大臣,居中的是右相李林甫,左相陳。希烈在李林甫的左手邊,北庭都護府副都護阿史那暘則在右相的右手邊。三位大臣身後,跟著兩個宮內的小黃門以及太子的隨身內侍李靜忠。

高力士發現,李林甫的先聲奪人並未讓太子有任何不爽的表現,心裡不由鬆了一口氣。太子也跟著李林甫的話作了個揖:“二兄,某來遲了!”

“不敢不敢!聖人尚在更衣,太子和諸公先進殿恭候聖人吧。”高力士讓小黃門推開殿門,自己將太子等人引進紫宸殿的正廳內。

“太子和諸公稍待片刻,某則就去請聖人。”高力士推門而出。走到殿外,對站在走廊上的李靜忠招了招手。面容醜陋的李靜忠帶著比哭還難看的笑臉,趕緊湊到了高力士的身邊!

“靜忠,某派你去東宮侍奉,可不是為了給太子闖禍啊!韋堅案汝都忘了嗎?”高力士惡狠狠地盯著李靜忠,一字一句地說道。

“將軍何出此言?若不是將軍的抬舉,僕還在飛龍廄餵馬呢!僕在東宮,時時刻刻念著將軍的教導,不敢有絲毫違背之處!”在東宮裡叱吒風雲的李靜忠,此刻渾身哆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