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想到了一個人。

那就是韓王。

張良是韓國的人,只有利用韓王來對他進行施壓了。

因此,當其它諸侯紛紛上任就職去了,唯有韓王是個例外。

項羽把韓王留在自己的身邊,表意上好酒好菜招待,並美其名曰:“促膝而談,朝夕與共”,實際上是把他當人質“綁架”起來了。

項羽“綁架”韓王除了因為張良,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一路西行向關中進軍時,韓王並沒有象其它諸侯一樣追隨他入關。

說白了就是當時韓王頭腦不開竊,表面工夫不到位,沒有象其它諸侯一樣討得項羽的歡心。

雖然事後韓王苦苦解釋說他手下兵力有限,即使追隨也起不了什麼大作用。

項羽可不管,我要的就是那種氣勢,我要的就是那種氣魄,我要的就是天下諸侯唯我是尊的風光場面。

你韓王代表一個大集團,哪怕就只剩下你一個光桿司令也要來捧場。

當然,這個原因說大就大說小就小,並不是最關鍵的。項羽“綁架”韓王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張良。

綁架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被綁的人只要還能說話,肯定會對綁架者百般求饒。

韓王當時也不例外:“只要你能放過我,我什麼條件都答應你。”

恩,項羽要的就是這句話,他對韓王說,他不想要他的銀子和RMB,也不想收回已經封給他的王位。

“你必須召回張良。”項羽說出了他的條件。

韓王已經沒得選擇了,換句話說,是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了。

他二話不說,馬上給張良寫了一封信,當然,信中他不敢明說自己被項王“綁架”了。而是很深情很委婉的說他想把自己的韓國建設的更繁榮強大,要他馬上回到自己的祖國來,盡一個臣民應盡的力量和責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張良本來一直就希望自己的故國韓國能興旺發達起來,此時見韓王召喚自己,哪裡能不答應。

更重要的是他還有心中的想法,那就是眼下劉邦被趕往交通閉塞的巴蜀地帶,以目前的形勢,只能委身於那裡韜光養晦,恃機再東山再起。

而他留在韓國,正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