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個方面:

一、戰略戰術運用得當。在胡康作戰的日軍實力很強,而且佔有地形之利,許多地方都預設工事。但因防禦地區過寬,兵力分散,形成了不少的薄弱。我駐印軍採取攻勢戰略,能夠集中兵力主動出擊,予敵以致命打擊,各個擊破,日軍常據堅而守,我軍以少數兵力為正面牽制,以主力迂迴包圍,使日軍難以應付。在圍殲日軍時。預留一缺口,兩側設伏,趁日軍慌忙逃竄時予以殲滅。

二、裝備精良。現代戰爭,不在於兵力之多少,而在於火力之強弱。駐印軍以《租借法案》提供的物資裝備,除有戰車營、山炮營外,每個步兵連配備6門小迫擊炮,士兵多為衝鋒槍,小迫擊炮在山地使用優於日軍的擲彈筒。這兩種武器在森林中使用至為便利,效果很好。日軍素以白刃戰自豪,衝鋒槍刺速快彈著密,是在進行白刃戰中,瞬間殲滅敵人的有效武器。

三、平時訓練重於作戰。緬北地形複雜,森林河川湖沼縱橫交錯,對於特種訓練要求高,如游泳、操舟、架橋、開路、地形判斷、指南針的使用、各種聯絡方法,均須熟練掌握。中國駐印軍戰前曾於列多附近森林進行叢林戰訓練,所以戰鬥中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戰術,取得勝利。

四、有充足完善的後勤補給保障。本戰役中,中國駐印軍以少勝多者不乏其例,都是因為保證了補給,使武器能夠充分發揮火力。在戰鬥中,駐印軍敢於大膽迂迴包圍,出其不意,也是得力於空中補給的便利。此外,為了救治傷員,每一團都配有手術急救組,該組與師衛生隊保持密切聯絡。負傷官兵,需施行手術輸血者,立即進行,而後以飛機或汽車送往後方醫院。因此,官兵凡不是直接命中致命部位的,絕少死亡。這一點,是國民黨其他軍隊無法相比的。這也是中國駐印軍士氣旺盛、作戰勇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中國駐印軍首次於叢林戰中使用戰車,深感戰車用於叢林,機動性大減,而且容易遭受敵軍平射炮火或短距離炮火襲擊。因此,應加厚轉塔及油箱的裝甲。特別應防範磁性地雷。初次投入戰鬥,受磁性地雷毀壞損失較大,以後裝置鐵絲網蓋於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