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部分逃竄。65團由密林中向般尼前進,因地形複雜,走錯了方向,3月3日才抵達般尼以北,並與66團右翼取得聯絡。至3月4日,我圍攻孟關,均已到達指定位置。
3月5日,新22師主力以雷霆萬鈞之力,從三面向孟關之敵發動了全線猛攻,64團第2營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衝入孟關北側,66團第3營衝進孟關西部,與64團第2營會合,殘敵狼狽南竄。整個戰役共斃敵800多人,新22師完全佔領孟關。
在22師準備攻擊孟關前,左翼新38師為了協助軍主力攻孟關,分別肅清大宛河南北之敵。為達此目的,38師分兵兩路,掃蕩大奈河與拉曼河的三角地帶。
當時日軍在此三角地帶,有第56聯隊1大隊以上兵力,山炮4門,利用預築堅固工事及河川障礙,企圖頑強抵抗,阻止38師南下。
2月24日,38師以112團第3營為右翼,113團(欠第3營)為左翼,向日軍攻擊前進。26日,右翼隊擊潰沿途之敵後,渡過大宛河。左翼隊也於27日擊潰沿途之敵後,強渡大宛河,左右兩翼直趨敵後,向拉曼河畔攻擊。3月3日,左右兩翼佔領拉曼河以北。被擊潰的日軍繞道向東南地區逃竄,敵軍戰鬥意志完全喪失,舉手投降者甚多'注:鄭洞國、覃異之:《中國駐印軍始末》,《文史資料選輯》第8輯第868頁。'。美軍5307支隊在38師兩翼掩護下,避實就虛,逐步向瓦魯班方向滲透前進。
左翼隊越過拉曼河,追擊南潰之敵,攻佔拉樹卡,前鋒進抵沙魯卡道北岸附近。至此,合計38師兩翼隊大小戰鬥40餘次,斃敵300餘名,將拉曼河、大宛河以北之敵完全肅清。
孟關會戰中,駐印軍戰車部隊首次出動,戰車第1營協同66團第1營奉命由芒光東側,經南姆卡及南邦河迂迴至大班敵後,截斷孟關至瓦魯班之敵補給線。3月3日,戰車營出發。因叢林茂密,無路可循,只好以開路機和工兵排在林中開路前進,速度緩慢。中午,進至南姆卡西北側,發現敵人。戰車冒著日軍炮火,縱橫掃蕩,日軍四處潰逃,先後被輾死100多人。戰車營一輛戰車被敵炮擊中,一輛被地雷炸斷履帶,傷亡官兵7人。5日進抵南邦河南岸。當天下午,軍主力已攻進孟關。
孟關居胡康之中心,扼交通之要衝,素為胡康之重鎮。以前日軍以此為中心,集結兵力,分向大龍河、大宛河、大奈河各要點,利用複雜地形,佈設堅固陣地,企圖阻止駐印軍南進,以孟關為防守緬北第一關。然而,駐印軍發動攻勢後,全軍將士視死如歸,發揚戰鬥精神,所向無敵,先後擊敗18師團所屬步兵第55、56聯隊及114聯隊第3大隊主力,炮兵第18聯隊、野戰重炮21大隊、獨立第13速射炮大隊,一舉奪取孟關,取得了胡康戰役的決定性勝利。
五瓦魯班追擊戰
日軍自孟關慘敗後,18師團長田中新一決心於瓦魯班附近地區重新部署,師團主力集結於瓦魯班。22師取得孟關大捷後,戰車部隊從正面和東側追擊日軍,使其不能從容撤退。為使孟關敗逃之敵不能逃脫,美5307支隊業已進抵瓦魯班附近小河。
中國軍隊繳獲了日軍的作戰命令,知道日軍有向瓦魯班轉移、集結主力反攻之意圖。38師第113團經兩晝夜急行軍,於3月6日進佔瓦魯班附近拉幹卡,截斷日軍退路。7日,我駐印軍從各方開始猛攻,113團第2營從東南方向圍攻瓦魯班,64團第1、3兩營分別協同一連戰車向昆年卡及大班發動攻擊。戰車出動後,敵被輾斃及中彈者100多,其餘四下逃竄,63團第1營很快拿下昆年卡,繳獲炮彈100餘箱和可供全師三日之用的糧食。8日,64團第1營、66團第1營協同戰車第1營由昆年卡向瓦魯班攻擊前進,步戰協同,勇敢進擊。一路衝破日軍阻擊線,進至瓦魯班西北附近,忽見一群日軍竄入森林,在猛烈的炮火射擊下,大部日軍粉身碎骨,橫屍林中。從敵屍身上,搜出18師團作戰課長石川中佐、經理部長木村大佐、56聯隊長山崎大佐的印章、私人檔案、日記等,上述日軍軍官,恐均被擊斃。在戰利品中,還發現18師團司令部印章一枚。此外,還繳獲裝甲車兩輛、卡車、指揮車各一輛,戰防炮6門。
9日拂曉,38師113團向瓦魯班發動猛攻,日軍不支潰退,113團第2營於7時攻佔瓦魯班。第3營於16時攻佔秦諾,擊斃日軍中隊長大田。午後1時,64團主力、66團第1營及戰車營掃蕩殘敵,進至瓦魯班。於是駐印軍38師、22師及戰車營合力擊潰日軍18師團主力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