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並不大,往往雙方互相長時間傾瀉彈雨,子彈密集得在空中相撞,戰壕底的子彈殼可以淹沒小腿。最後統計結果時卻發現除了把對方的工事表面剝去一層外,沒有更多的戰果。於是雙方都改用帶瞄準鏡的高精度狙擊步槍來作戰,在彈藥的耗費量只是原來的千分之一的情況下,戰果提高了十倍。在這種作戰中,雙方小射手們大部分時間是在自己的掩體中觀察對方陣地,一寸一寸地仔細觀察,從每一片殘雪每一顆石子上發現異常,找到可能是敵人射孔的一點,然後把一顆子彈送進去。在這種遊戲中,前線一片空曠,孩子們都藏在掩體中,廣闊的平原戰場上看不到任何活物,只有狙擊步槍特有的尖細的射擊聲零星響起,然後是子彈穿過空氣時的尖嘯,叭——勾,叭——勾,彷彿是這南極光下空曠的平原上一個孤獨的幽靈在隨意地撥動琴絃,使這寂靜的戰場更加肅殺。孩子們給這種遊戲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步槍釣魚。

衝鋒類對射遊戲則是另一種景象。在這種遊戲中雙方在射擊的同時還互相逼近,很像十九世紀冷熱兵器過渡時代陸戰戰場的景象。那時,士兵們排成長長的散兵線,在開闊的戰場上行進射擊。但由於現在的輕武器的射程射速和命中率都是那個時代的滑膛槍無法相比的,所以雙方的佇列更加稀疏,他們大多數是在匍伏前進而不是直立行進。由於在這種遊戲中雙方都沒有工事掩護,所以傷亡率比工事類對射高得多,遊戲時間也短得多。

步兵遊戲中最為慘烈和驚心動魄的是手榴彈遊戲,也分為工事類和衝鋒類。前者在遊戲之前,首先修築工事,雙方工事的間隔僅為二十米左右,這是孩子投擲手榴彈所能達到的距離。遊戲開始後,雙方的孩子躍出工事向對方投出手榴彈,再閃回工事躲避對方投來的手榴彈。遊戲所用的手榴彈一般是木柄型的,因為這種手榴彈投擲距離較遠,威力較大,卵形手雷則很少使用。這種作戰需要極大的勇氣和體力,特別是極其堅強的神經。遊戲開始後,對方的手榴彈如冰雹般砸過來,即使縮在工事中,外面急驟的爆炸聲也令人魂飛天外,更別提躍出去向敵人投彈了。這時工事的堅固與否很關鍵,如果工事頂蓋讓對方的手榴彈炸穿或揭開,那就一切都完了。這是傷亡率最高的遊戲之一,孩子們把這種遊戲稱為“手榴彈排球”。

手榴彈對抗賽的另一個種類是衝鋒類,這種遊戲沒有工事掩護,雙方在開闊地上向對方衝去,當與敵人的距離縮短到投擲距離後投出手榴彈,然後以臥倒或向回跑出爆炸威力圈來保護自己。這種遊戲多使用卵形手雷,因為可以較多攜帶。在進攻和躲避中,雙方計程車兵最後往往混在一起,每人的手榴彈只朝人多的地方扔。在一片開闊地上,在密集的爆炸煙霧和火光中,一群孩子臥倒或奔跑,不時從一個袋子中摸出一顆手雷投出去,地上到處滾動著冒煙的手雷……這真是一幅噩夢般的瘋狂畫面,孩子們把這種作戰稱為“手榴彈橄欖球”。

與動聽的名稱相反,遊戲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戰爭形式。在這種戰爭中,武器的對攻變得前所未有的直接,所造成的傷亡居各類戰爭之首。比如在一場坦克對抗賽中,即使是勝方也有至少一半的坦克被擊毀。戰爭奧運會的每一場比賽結束時,都血流成河。對於每個小戰士,往往一次出擊即為永恆。

這就使後來的人們發現,在公元世紀人們對孩子的看法存在著根本的錯誤。透過超新星戰爭人們明白,比起成年人,孩子更不珍惜生命,由此對死亡也有更強的承受力。在需要的時候,他們會比成人更勇猛,更冷靜,更冷酷。後來的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一致認為,這樣殘酷瘋狂的戰爭形式如果放到公元世紀,它所產生的難以想象的精神壓力肯定會使參戰者發生集體性精神崩潰。孩子在戰爭中臨陣脫逃者大有人在,但極少聽說過有精神崩潰的。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所迸發出的精神力量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從戰爭中湧現的那些在成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小英雄身上表現得最為充分。比如在手榴彈對抗賽中,就出現了一些被稱為“回投手”的孩子,他們從不用自己一方的手榴彈,只拾起敵人投過來的手榴彈扔回去。雖然他們很少有人能最後活下來,但孩子們都以做“回投手”為榮。有一首流傳很廣的戰地歌曲唱道:

我是一名最棒的回投手

看著冒煙的手雷欣喜若狂

我飛快地拾起它們

像阿里巴巴拾起寶藏

…………

在戰爭奧運會所有的戰爭遊戲中,最野蠻最恐怖的要數步兵遊戲中的冷兵器遊戲,在這個遊戲中,雙方用刺刀等冷兵器進行白刃戰,使戰爭回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