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驚怖至極。韓國北線的兵力被秦軍牽制,西線的援軍被秦軍擊殺,國都被圍,亡國在即。
相國張平親自出城談判。
寶鼎的目的已經達到,現在就要一刀一刀地凌遲韓國,逼迫合縱軍出擊。
寶鼎獅子大開口,張嘴就要韓國割讓潁水以西的全部城池,其中包括陽翟這座韓國的舊都。韓國當然不會答應,張平一邊討價還價,一邊打探秦國的訊息,同時不停地催促趙魏楚三國出兵救援。
趙魏楚三國緊急磋商,在魏國的強烈要求下,楚國終於答應,即刻調撥軍隊集結於陳,準備與魏國齊頭並進救援韓國。這時蒙武、王賁兩位將軍及時發動了攻擊,一方面牽制韓魏軍隊,一方面進一步緊張中原局勢,以配合寶鼎對韓國的逼迫。秦軍在中原戰場上的全面進攻導致中原局勢迅速惡化。
合縱軍的集結、協調需要時間,但韓國已經難以支撐了。韓王安和國相張平為了贏得時間,只好忍痛答應秦國的要求,割讓潁水河以西所有城池,但不包括陽翟舊都。
寶鼎堅決不答應,找了個藉口扣留了國相張平,並警告韓王安,如果不答應秦國的條件,他就把張平押解去咸陽。與此同時,蒙武在北線的進攻取得了進展,而西線章邯、魏起也發動了攻擊,穎水以西很多城池在秦軍的威脅下不得不獻城投降。
合縱軍遲遲不能救援,秦國又步步進逼,韓王安最終妥協,把潁水河以西包括陽翟在內的大小十四座城池全部割讓給秦國。
寶鼎心花怒放,急書甘羅、章邯火速接收十四座城池。這十四座城池全部納入南陽郡,其中財富被搜括一空。
中原局勢的變化讓咸陽高度關注,但不待咸陽做出反應,武烈侯便展開了一系行動,其速度非常快。
當韓國使者抵達咸陽時,中原局勢已翻天覆地了。秦軍兩路夾擊韓國,韓國被迫割城,而魏楚兩國合縱軍已經開始集結,中原大戰一觸即發。這時候咸陽方才來書,質詢武烈侯。
咸陽有心開啟中原局面,當然要縱容武烈侯攻韓之舉,但又擔心合縱軍勢不可擋,對是否果斷拿下韓國猶豫不決。
寶鼎和章邯、魏起商量後,即刻回書咸陽,一邊報奏攻韓戰果,一邊分析中原局勢,懇求咸陽下定決心在中原決戰。寶鼎反覆強調齊國這個變數。當前時機的掌握非常重要,不能等待局勢發展被動應對,而應該牢牢掌控局勢發展,主動尋找戰機,只要擊敗魏楚聯軍,則齊國再不可能參加合縱,秦國將以無可匹敵之勢雄踞中原,從而為統一中土夯實牢固基礎。寶鼎懇求秦王,此刻春耕已結束,關中藍田大營可集結十萬大軍,請秦王下令急調桓齮、司馬鋅南下宛城,隨時進入中原作戰。
就在武烈侯竭力說服咸陽進行中原決戰之際,大梁和陳兩地也是信使飛奔。魏相龐寵與楚尹李園在合縱軍的攻擊線路上產生了嚴重分歧。
魏國長城一線也即大河一線正遭到王賁的攻擊,蒙武的大軍就在汜水一線,距離魏長城不足百里。魏國為此不得不把主力放在長城。魏相龐寵考慮到大梁安危,理所當然希望合縱軍直接進入韓國,陳兵於新鄭一線。楚國不願意,認為合縱軍進入韓國會與秦軍主力相遇,正面決戰沒有勝算,有兩敗俱傷的可能。楚尹李園因此建議,合縱軍由上蔡方向直殺南陽,把秦軍主力全部拖到南陽,則韓國之危自解。
魏國當然不同意。魏軍進入韓國作戰不過一兩天的路程,進入南陽作戰卻路途較遠,一旦魏國有難來不及後撤。再說打南陽名義上是救韓,實際是為楚謀利,為楚復仇。魏國現在自顧不暇,哪裡還有閒心幫楚國復仇?兩國合縱救韓,卻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導致合縱軍一時難以成行。
時間飛速流逝,但機會僅在一瞬之間。魏楚聯軍錯失了最佳攻擊機會,而秦國則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武烈侯上奏的同時,王翦、蒙武、王賁、桓齮、司馬鋅等將軍也紛紛進言,認為中原決戰已不可避免,王翦、桓齮、司馬鋅等人直接舉薦內史公子騰出任中原諸軍統率。這個人選擊中了咸陽要害,秦王不好不答應,其他各派也不好直接反對。
咸陽採納了武烈侯和軍中將率們的建議。秦王政果斷下令進行中原決戰。藍田大營各軍火速集結並儘快進入南陽,而中原諸軍的統率正是宗室大臣內史公子騰。
訊息傳到中原,蒙武固然是十分失望,而武烈侯也是憂心如焚,因為直到目前為止,合縱軍還是沒有出現在戰場上。攻韓的戰績可以忽略不計,他若想在中原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獨立擊敗合縱軍,以建下顯赫功勳,他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