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7部分

寶鼎急赴北疆,不待他抵達平城,安平侯司馬尚就病逝了。

辛勝出任北軍右副率,而章邯在寶鼎的極力舉薦下,出任北軍左副率,坐鎮北行轅,鎮戍代北。司馬斷則代替章邯出任東行轅統率,鎮戍東北疆。

李信調回咸陽,出任前將軍,有職無權,被徹底架空。

北疆的人事調整剛剛結束,咸陽就再度掀起了北伐之議。

右丞相隗狀、左丞相李斯、太尉méng武、護軍中尉王賁等中樞大臣一致上奏,懇請始皇帝發動北伐,而起因是關東正在盛傳一句讖語:亡秦者胡也。這個胡,理所當然就是北虜,就是匈奴人。

以李斯為首的一幫“集權”貴族也堅持北伐,不但讓“分封”貴族始料不及,就連始皇帝也是大感意外。

原因其實很簡單,李斯等“集權”貴族認為,安內必先攘外,若想徹底擊敗“分封”貴族集團,必須先把外患剷除,把匈奴人的威脅解決掉,然後以強大的武力為後盾,強行推行“集權”策略。地方勢力所擁有的武力根本沒辦法和中央所擁有的武力相提並論,這樣在中央推行“集權”策略的時候,或許可以避免內戰,讓帝國平穩地邁入中央集權時代。

目前形勢下,北疆大軍的主要任務是防禦匈奴人,這導致北疆武力無法給中央以有力支援,也無法對國內形成強大威懾力,一旦中央和地方爆發衝突,地方割據自立,北疆大軍能夠拿來平叛的兵力十分有限,這些都導致了中央在現階段推行“集權”策略的難度。

李斯等人拿出這一策略的時候,還提到一個好處,那就是以北伐為藉口修改賦稅制度,從關東地區獲取更多的賦稅,以此來遏制關東地方勢力的發展,但寶鼎認為這一策略會激化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會讓關東人在雙重壓榨下不堪重負從而引發關東局勢的動盪,所以寶鼎堅決反對。

始皇帝雖然支援寶鼎的意見,但也沒有反對李斯的策略。他的這一態度直接導致李斯在隗狀等大臣聯合上奏發動北伐的時候,給予了堅決支援,試圖以中樞的決策來逼迫始皇帝採納他的策略。

公子騰、甘羅、趙高、公子莊、陳祿等中樞大臣雖然在廷議上極力反對,但奈何另外兩大政治勢力聯手“出擊”,根本阻止不了。

面對中樞在北伐一事上的決策,始皇帝也動搖了。

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

武烈王公子寶鼎對李斯的這一做法極度不滿,他在給始皇帝的信中嚴厲責斥了李斯的“背叛”。

值此關鍵時刻,咸陽宮內部的團結至關重要,但李斯為了一己之私利,置帝國安危於不顧,置本政治集團利益於不顧,竟然與政治對手聯手逼迫皇帝採納他的決策,這是背叛,不可饒恕的背叛。

寶鼎在信中警告始皇帝,昨日李斯曾背叛呂不韋,今日李斯公然背叛始皇帝,那麼明日李斯就能背叛大秦帝國,這等私慾燻心、背信棄義的小人不可用。

始皇帝雖然對李斯的做法略有不滿,但李斯與他的政治理念一致,李斯為推行中央集權奮勇衝鋒,李斯對他的忠誠毋庸置疑,所以始皇帝尚沒有把李斯的行為上升到背叛這一高度,即便寶鼎在信中怒不可遏,始皇帝也是一笑置之。

他給寶鼎回信,極力維護李斯,並告誡寶鼎不要因為彼此政見的不同而蓄意挑起內部的鬥爭,這時候要從大局出發,要維護內部的團結,不要給對手以可趁之機。

始皇帝的態度一覽無遺,他動搖了,“焚書”一案的勝利讓他自信心膨脹,他要加快中央集權的步伐,但目前帝國並不具備中央集權的條件,帝國當前最急需的是穩定,是恢復國力,是發展強大。

始皇帝和李斯等人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竟然無視帝國當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危機,更不顧“焚書”一案已經嚴重激化了秦人和關東人矛盾的事實,明知關東地區的血腥衝突隨時會爆發,但依舊置若罔聞,執意要以發動北伐之策來遏制地方勢力的壯大,不顧一切地把帝國推行崩裂之路,這令寶鼎忍無可忍。

此刻帝國亟待解決的是緩解矛盾,而不是讓矛盾轟然爆發。

寶鼎憤怒了,他把手中的書信狠狠砸到案几上,殺氣凜冽。

唐仰、琴珪、公孫賢等官員和代王公子將閭、左副率章邯等人緊張地望著寶鼎那張鐵青的臉,暗自驚怖。

多少年都沒有看到寶鼎如此震怒了,咸陽那幫人不知死活,如此激怒武烈王,難道就不考慮後果?

“北伐的決策就算透過了,也需要不少時間的準備,最起碼要先把直道修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