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3部分

這一時期,從咸陽、中原、河北乃至東南、江南等地不斷傳來訊息。

齊國對中原的攻勢異常猛烈,韓魏兩國逃亡貴族的聯合軍隊也乘勢攻城拔寨,步步逼近中原腹地。

楚國政局再度發生劇變,以景氏和項氏為首的主張合縱抗秦的貴族們與以陽文君熊嶽為首的堅持連橫秦國的貴族們終於爆發了“戰爭”,兩派貴族血腥廝殺,陽文君熊嶽慘遭殺戮,其龐大勢力遭到血洗,其盟友更是紛紛倒戈,改變立場,轉而支援合縱抗秦。

壽春一度陷入混亂,但景氏和項氏並沒有一味殺戮,而是迅速與楚國貴族們形成了妥協,在最短時間內穩定了局面,牢牢控制了朝政。

楚王負芻不得不接受殘酷的事實,下令撕毀與秦國的盟約,合縱抗秦,與齊國聯手夾擊中原。

很快,項燕指揮楚國軍隊沿鴻溝北上,首先包圍了陳,接著其淮南主力直殺潁川。

秦軍在中原戰場陷入極端困境,首尾難以兼顧,岌岌可危。

蒙武無奈之下,果斷下令放棄陶、陳兩座重鎮,急速收縮防線,不惜一切代價死守大梁和新鄭,確保中原腹地。

楚國毀盟,斷絕了對江南的一切支援,並封鎖了大江。

公子高臨危不亂,在武安侯公子騰和昌平君熊啟的協助下,急召東南、江南兩地軍政官員,做出了中止實施西南策略,停修南嶺大渠的決策,果斷集結東南、江南兩地軍隊,在水師配合下,向楚國的九江郡發動了攻擊。

公子騰和蓋聶率軍直殺九江重鎮彭澤。

公子高、熊啟和魏起率領東南軍隊和水師沿大江而下,直殺楚國長江要隘夏浦。

中土形勢瞬息萬變,咸陽宮手忙腳亂,代北、河北、中原和東南局勢的急劇變化更是讓秦王政和中樞目不暇接,窮於應對。

統一大勢明朗了,中土諸侯國為了生存不得不絕地反擊,統一程序因此受阻。重重危機下蘊含了中土統一的契機,大秦只要把握住這個契機,只要挺過這個難關,狂風暴雨之後必將是美麗彩虹。

但是,秦王政和中樞大臣們都沒有看到扭轉危局的契機,相反,他們都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中樞即將失去對地方控制的危機感。

這時候,武烈侯的奏章到了。在這份奏章中,武烈侯以太傅和護軍中尉的名義,以中樞大員的名義,嚴正告誡秦王政和中樞,必須改變固有的思路,必須在大一統的前提上全盤考慮中土形勢,繼而拿出與大一統相適應的策略,確保大秦能夠在艱難的統一程序中穩步前進。

同樣的告誡早在武烈侯第一次回到咸陽的時候,早在他離京出塞之前,就已經在不同場合,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闡述過,歸根結底一句話,治理一個諸侯國和治理一個疆域萬里的龐大帝國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從君王到士卿臣僚,必須從思想上做好準備,從國策上做好調整,整個王國必須隨著統一程序不斷地進行自我調節,以便與統一程序相適應,繼而控制和推進王國的高速發展。

但無論是秦王政還是中樞,都沒有重視寶鼎的這些告誡,依舊用固有的思路和國策駕馭著大秦這駕馬車飛馳在統一程序上,結果今天他們終於“撞”到了石壁上,頭破血流。

如何扭轉當前局勢?

秦王政和中樞一籌莫展。

代北不能放棄。在這一點上,秦王政和寶鼎的觀點出奇地一致。雖然朝堂上放棄代北的呼聲非常強烈,不少中樞大臣也贊同這一策略,但既然秦王政絕不讓步,武烈侯又親自坐鎮代北,把代北的生死存亡和他個人的生死存亡緊緊捆綁到一起,誰還敢冒著身死族滅的危險去得罪秦王政和武烈侯這對兄弟?

代北絕不放棄的後果就是把大秦拖進一個看不到未來的可怕深淵。戍守代北就要與匈奴人長期廝殺,咸陽為此要源源不斷地提供財賦支援,這是一個無底洞。

雖然武烈侯拿出了代北策略,在代北墾荒屯田,試圖以軍屯和民屯來實現代北糧食自給,從而減少咸陽的財賦支出,但同時這也是代北試圖擺脫過度依賴咸陽的一個策略,一旦代北實力強大了,強大到足以“自立”了,咸陽對代北還有多大的控制力?

由此引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咸陽用什麼辦法才能牢牢控制代北?分封王子,以王子領封國,實施中央領導下的郡縣和封國並存制,也就是郡國制度。舍此以外,還有其他途徑嗎?沒有了。代北太過遙遠,中央若想實際控制代北,郡縣制顯然難以實現這一目的,而分封功臣又容易導致割據自立,唯有建封國,分封王子以領之,依靠血緣和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