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胡人崛起於大漠,對燕國的威脅越來越大,燕國不得不重兵鎮戍東北邊疆,更在東北邊疆大修長城。以燕國的國力,修建數千里長城,對國力的損耗可想而知。
自太史公之後的史學先賢們,對秦長城口誅筆伐,事實上秦始皇不過是把秦、趙、燕三國長城連在了一起,其工程量不值一提。秦國的西北疆長城是昭襄王時期所築,趙國和燕國的北部長城也在同一時期所築,距離秦始皇時代大約五十到八十年左右。
秦、趙、燕三國的北疆長城工程量浩大,以當時三國的國力在蠻荒之地修築長城,其困難太大,沒有幾十年完成不了。三國修長城的時間段和匈奴人、東胡人、大月氏人等北虜諸種的逐漸強大相符合。當北虜的入侵越來越頻繁的時候,長城的長度不斷增加,以至於三國長城加在一起接近萬里。由此可以推測到,三國的中樞肯定已經意識到來自大漠的威脅和中土統一的重要性,可見中土北疆長城的修築和中土統一大業的程序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絡。
在長平大戰之前,秦趙兩國是中土雙雄,都有統一的實力,最終兩虎相爭,兩敗俱傷。燕國沒有這樣的實力,在它失去消滅齊國的機會後,就退出了中土爭霸的舞臺,從此陷入為生存而苦戰的窘境。中土諸侯國欺負它,北虜人也欺負它,它自己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決策連續失誤,與趙國的戰爭更是連番失利,實力進一步縮減。
所以今天的燕國在實力上根本不是秦國的對手,但秦國若要吞滅它,就面臨著北部邊疆驟然擴大的問題。北疆區域大了,北虜敵人更多了,需要的鎮戍兵力也就更多,這將嚴重消耗國力,非常不利於秦國吞滅齊國和楚國。
秦國佔據趙國的代北是整個北疆戰略的需要,而佔據燕國的遼東目前卻看不到戰略意義,因此秦國完全沒有必要在吞滅趙國之後,千里迢迢轉戰燕國。
在寶鼎看來,打燕國實際上得不償失,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打下來了還要重兵戍守,還要和東胡人打仗,消耗了國力卻無益於推進統一大業,相比起來,倒不如秦燕繼續結盟,讓燕國繼續盤駐東北,秦國乘機集中所有力量攻打齊楚。打下了齊楚,中土就剩下一個小小的燕國,這對秦國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
歷史上秦國滅了趙國後,僅僅過了兩年,估計是等到大饑荒過去之後,秦王政就以荊軻刺秦為藉口,發動了攻燕大戰。這一戰前後也打了一年多時間,可以想像遠征大戰的耗費之巨。打下來之後要駐軍,這又要耗費。燕國殘餘力量逃到遼東,肯定要反攻,所以在王賁遠征遼東之前,小規模的戰鬥肯定存在,這又是耗費。假如把這些耗費全部用來攻打齊楚兩國,想必可以大大減輕這段時間秦國國力的損耗。
荊軻現在在江南,太史公所撰的傳奇故事“荊軻刺秦”是不會再出現了,但如果秦王政要打燕國,即使沒有藉口也可以。寶鼎費盡口舌,把燕國說成了“雞肋”,其用意就是打消秦王政在滅趙之後,乘勝攻打燕國的想法。
秦國接下來的目標不是齊國就是楚國。從地理位置和戰略角度來說,秦國的確應該先打齊國,而不是楚國,但歷史上秦國偏偏在耗費巨力拿下半個燕國後,調頭去打魏楚兩國。王賁滅魏,而李信和蒙武則被楚軍打敗了。
李信和蒙武攻楚失敗,從歷史上的隻言片語來推測,其轉折點就是昌平君的叛亂。李信大敗於楚,其後依舊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秦王政並沒有把失敗的責任歸咎於李信。
於是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疑問。秦國為什麼在滅趙之後,置中原而不顧,長途跋涉遠征燕國?打完燕國,打中原魏國是對的,但為什麼要同時打楚國?昌平君又為什麼要叛亂?其後他又怎麼成了楚國的大王?
統一這段歷史本應波瀾壯闊,史籍上應該大書特書,但因為秦國十五年就滅亡,而滅亡秦國其後再次統一中土的偏偏是楚人,所以這段歷史就被有意簡化了。試想秦王政在太史公的筆下都是暴君,那暴君的功業豈能大書特書?歷史記載的過份簡單導致秦王政執政的三十多年裡充滿了迷霧。
寶鼎身處這個時代,知道了這層迷霧後面的許多秘密,但遺憾的是,他在改變歷史,而歷史軌跡的偏差導致很多秘密不再存在。不過就統一戰爭來說,寶鼎還是希望歷史軌跡不要發生太大的偏差。
假如秦國置中原而不顧去打燕國,是因為大饑荒肆虐中原導致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攻打魏國不但在道義上要遭到譴責,秦國也要為救災和災後重建付出重大代價,那麼從今日中土大勢來說,秦國就沒有理由千里迢迢遠征燕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