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6部分

公子負芻有這種誤解很正常。當初武烈侯是利用春申君舊部把公子負芻推向了篡奪王統之路,如今公子負芻“鞭屍”春申君,把其舊部全部趕出了楚國,導致武烈侯利用春申君舊部來影響楚國政局的謀劃落空了。武烈侯顯然不甘心“失敗”,故計重施,又和項氏建立了親密關係,試圖繼續達到影響楚國政局的目的。

項氏是百口莫辯,尤其在雙方矛盾激烈的時候,項氏的辯解肯定非常無力。

“蠢”項燕思前想後,越想越是憤怒,忍不住厲聲罵道,“愚蠢至極”

陽文君因為當年春申君的緣故,未能繼承王統,為此他一直耿耿於懷。春申君主政二十多年,陽文君被壓制了二十多年,直到李園和他漂亮的妹妹出現了,陽文君才找到了機會,蓄意調撥考烈王和春申君的關係,最終導致君臣幾十年的信任轟然崩裂。考烈王死了,陽文君立即攜手李園誅殺了春申君。

在項燕的眼裡,陽文君誅殺春申君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純粹是為了洩私慾而置王國大利於不顧。那時候春申君都八十多歲了,已經在家頤養天年,沒幾年活頭,春申君的部屬也大多隨其離開了朝堂,影響力大不如前,沒有誅殺的意義,相反,殺了春申君會激化朝野之間的矛盾。

結果果然如此,春申君舊部開始了瘋狂的報復,楚國政局從此陷入紛亂。這些年楚國政局屢逢危機,每一個危機的背後都有春申君舊部的影子,尤其是公子負芻陰謀篡奪王位和江南之地的失陷,春申君舊部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對楚國的打擊實在是太嚴重了。

陽文君至今沒有吸取教訓,為了牢牢控制楚國權柄,在中土局勢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的時候,他依舊堅持與秦國連橫結盟,堅持打擊朝堂上的對手。幫助公子負芻篡奪王位並不算一件壞事,但利用此事打擊朝堂上的對手就是禍國之策了。

范增沉默無語。他知道項燕罵哪一個,他也是一肚子怨恨,陽文君實在是太蠢了,拱手送給武烈侯一個陷阱。

陽文君真的蠢嗎?當然不是,從項燕的立場來說,陽文君愚蠢,但從陽文君的立場來說,他正是需要武烈侯的配合,以便在某個時候奪了項氏的兵權。在陽文君看來,楚國這些年在戰場上屢屢失利,其根本原因就是景氏和項氏控制了大部分軍權,繼而導致朝堂鬥爭激烈,博弈血腥。中樞失去對軍權的有力控制是楚國逐漸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

當年春申君隻手遮天,軍政大權一把抓,他堅持合縱抗秦,結果讓楚國越打越被動。現在陽文君雖說勢力龐大,但無法和當年的春申君相提並論,他至今還是控制不了楚國的軍政大權,結果他也就控制不了楚國的決策。楚國決策連連失誤,導致衰敗的步伐越來越快。

這次公子負芻篡奪王統是個機會,是他獨攬軍政大權的機會,為此他要想方設法打擊景氏和項氏,削弱和剝奪他們的軍權,繼而緩解朝堂上的激烈爭鬥,牢牢把持楚國的決策,確保以連橫結盟秦國來贏得喘息的時間,讓楚國以最快速度恢復元氣,繼而贏得與秦國鼎立抗衡的實力。

不過陽文君過於自信了,對咸陽政局的變化也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而武烈侯那“養寇自重”四個字更是讓陽文君掉進了陷阱。

秦王政不立儲,各諸侯國都有不同的猜測,但基本有個共識,那就是秦王政對熊氏外戚獨攬權柄嚴重不滿。熊氏外戚要掌控王統,秦王政拒不答應,雙方僵持。現在華陽太后不在了,熊氏外戚沒落,偏偏又冒出了個武烈侯,偏偏這個武烈侯才華蓋世,屢建功勳,與秦王政形成了抗衡。武烈侯實力不足以抗衡秦王政,於是武烈侯和熊氏外戚聯手,秦國的王統之爭因此愈發激烈,秦國在立儲一事上再陷僵局。

此次秦王政東巡,狠狠“打擊”了武烈侯,導致武烈侯和熊氏外戚在“立儲”一事上陷入極度被動,這時候,武烈侯需要來自楚國的支援,需要利用外面的壓力來反抗秦王政的打擊。養寇自重,說白了就是利用楚國的力量抗衡咸陽。楚國當然求之不得,假如楚國能幫助武烈侯和熊氏外戚贏得秦國的王統,那對楚國的好處不言而喻,最起碼秦楚兩國的盟約可以長時間維持下去。

既然武烈侯需要楚國的支援,那麼他現在當然會不遺餘力地支援公子負芻和陽文君。

武烈侯又是怎麼考慮的?武烈侯的下一個目標是攻打楚國,假如公子負芻做了大王,楚國政局穩定,上下齊心,對秦國明顯不利,所以武烈侯以當前咸陽政局為誘餌布了一個局,欺騙公子負芻和陽文君,讓他們錯以為自己需要楚國的支援以抗衡咸陽。公子負芻和陽文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