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擊敗李牧報仇雪恨,王翦、桓齮、蒙武等人都是大為遺憾,但從秦王政和中樞的立場來說,用最小代價擊殺李牧還是上上之策。
秦趙暫時議和,雙方還有一場決戰,但李牧不在了,代北軍士氣低迷,尤其當趙王割讓代郡的訊息傳開之後,代北軍必定軍心渙散,這基本上確保了秦軍在決戰中的優勢。
公子扶蘇和王翦上書咸陽,建議馬上撕毀和約,攻打中山。
秦王政和中樞從大局考慮,決定等到中原夏收之後。只要中原的災情得到有效緩解,則馬上集結大軍攻打中山。
秦王政和中樞的當務之急不是拿下中山吞滅趙國,而是乘著秦王政東巡,威信高漲之際,果斷削弱老秦人對軍隊的控制權。
河北沒有戰事,咸陽手裡有了糧食,這等於牢牢控制了緩解中原災情的主動權。
春耕時節,秦王政下令封賞,王翦爵升武通侯(倫侯),桓齮、司馬鋅等統率爵升大庶長,其他各級將率都有豐厚封賞。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宗室。武烈侯的官爵到頂了,封地也足夠大了,秦王政能賞他的也就是錢財,但這顯然不能滿足武烈侯,所以朝堂上下一致認為秦王政要在國策上或者其他方面做出讓步,以此來做為對武烈侯的封賞。
但事實和大家的預想完全相反。
公子扶蘇未能封君。公子扶蘇未能封君,意味著秦王政沒有在王統一事上繼續讓步,武烈侯的步步緊逼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桓齮、司馬鋅、公孫豹、白覽四位老將“功成身退”,回家頤養天年。
蒙武出任中原大軍的統率,楊端和、王賁為左右副統率;馮毋擇出任河北軍統率,李信為副。羌廆出任北疆軍統率,蒙恬為副。
公子扶蘇轉鎮河北。武烈侯依舊是護軍中尉,坐鎮中原,行使軍政協調之權。
這個結果讓朝野上下目瞪口呆。武烈侯連番建功,老秦人屢戰屢克,誰知秦王政縱馬東巡一圈後,就把這些功勞全部搶到了自己手上,肆無忌憚地搶奪軍隊的控制權,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然而,奇怪的是,武烈侯保持沉默,王翦保持沉默,就連兩位丞相都表示支援中樞決策。
事情太反常了。咸陽看上去很平靜,但暗流湧動,風雨欲來。秦王政和中樞大臣們在品嚐著勝利果實的時候,感覺到咸陽的溫度越來越高,空氣越來越讓人窒息。難道今年又是大旱?
秦趙議和不久,南方楚國忽然傳來驚人訊息,楚王悍暴斃。
楚王悍死了,其弟弟熊猶繼位。楚國使者急赴咸陽,李太后更是派出特使日夜兼程趕赴大梁求見武烈侯。
武烈侯此刻正在陶城一帶巡視,當趙高把這個訊息告訴他的時候,他顯得非常平靜,笑著問道,“壽春是來求援嗎?”
“武烈侯,公子負芻急不可耐了,但考慮到今年我們要拿下中山,楚國政局還是保持穩定為好。”趙高說道,“另外,江南那邊也需要楚國的支援,壽春政局一亂,南嶺大渠的開鑿必定會受到影響。”
“孤兒寡母,勢單力薄,你以為他們還有希望?”寶鼎冷笑道,“如果我是公子負芻,我早就動手了。”
趙高稍感錯愣,摸不透寶鼎的心思,沒敢說話。
“齊國使者還在嗎?”寶鼎轉移了話題,似乎對楚國的局勢漠不關心。
“咸陽的議和條件太高,臨淄沒辦法接受,只能想方設法先行說服你。”趙高遲疑良久,問道,“武烈侯當真打算一直拒絕齊國的議和?我們還要打中山,在打中山之前,秦齊還是有必要議和。”
“你看齊國秋收之後能否徹底解決大饑荒所導致的危機?”
“應該可以。”趙高說道,“去年齊國只有部分郡縣受災,災情之所以失控,主要緣由趙高的逃難人口太多,一時解決不了。齊國畢竟有四十年的積累,只要給他們時間,危機很快就能解決。”
“既然如此,你看他們的結盟有誠意嗎?”寶鼎搖搖頭,“顯然沒有。臨淄兩面三刀,一方面低聲下氣的要結盟,一方面卻在背後磨刀霍霍。這一點咸陽很清楚,所以才獅子大開口。你告訴齊國的使者,就說我沒有能力影響咸陽的決策,請他回去吧。”
趙高笑了起來,“武烈侯擔心中了齊人的離間計?”
“我都忍讓到這種地步了,離間計對咸陽還有作用嗎?”寶鼎笑道,“不過咸陽還算不錯,這幾個月竭盡所能向中原提供糧食,救活了不少人,又保證了夏收,也算是滿足了我的心願。”
“武烈侯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