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龜齡集

龜齡集的歷史悠久,享譽海內外。創制於明代中葉,朱元璋的八世孫朱厚驄(嘉靖)做了皇帝,廣集長生不老藥,方士邵之節和陶仲文從宋代張君房所編纂之《雲笈七籤》中的許多滋補藥品中,取長補短,加以增刪,並採取“爐鼎升煉”的技術,製成了號稱可以長生不老的“仙藥”獻上,取名“龜齡集”——取靈龜長生不老之意。嘉靖服後,果然身體健康,連續生子。邵、陶因而受賞,龜齡集遂成為“御用聖藥”。

組成:人參、鹿茸、海馬、枸杞子、丁香、穿山甲、雀腦、牛膝、鎖陽、熟地黃、補骨脂、菟絲子、杜仲、石燕、肉蓯蓉、甘草、天冬、淫羊藿、大青鹽、砂仁等。

功效:強身補腦,固腎補氣,增進食慾抗衰老。

適用範圍:用於腎虧陽弱,記憶減退,夜夢精溢,腰痠腿軟,氣虛咳嗽,五更溏洩,食慾不振等。忌生冷、刺激性食物;孕婦禁用;傷風感冒時停服,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大補陰丸

為朱丹溪所創,記載於《丹溪心法·補損五十一》中,後世在運用上多有發揮,成為補陰的名方。

組成:熟地黃120克,知母(鹽炒)80克,黃柏(鹽炒)80克,龜版(制)120克,豬脊髓160克。

功用:滋陰降火抗衰老。

適用範圍: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耳鳴遺精。對由於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造成的骨蒸潮熱、遺精盜汗、頭暈目眩、腰膝痠軟以及性功能障礙有較好的療效。現代也用於神經衰弱、肺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屬陰虛火旺者。此方尤適於抗虛火導致的衰老。

八仙長壽酒

組成:由人參、檀香、玫瑰花、茯神、枸杞、蓮子肉、龍眼肉、白豆蔻等組成,泡酒服用。

功效:益氣養神抗衰老,開胃健脾,固陽滋陰,氣血雙補。

→虹→橋→書→吧→BOOK。

第53節:楊力抗衰老36計(53)

適用範圍:食前飲,能和胃氣,食後飲,可消宿谷。可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情況。

歸脾丸

始載於宋代嚴用和《濟生方》,用於治療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等。至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對本方有所發揮,它既載明原方所治諸證,又增補了治療脾不統血而妄行的吐血、下血。明代薛立齋《校注婦人良方》,在原方中增加了當歸、遠志兩味。從此一直沿用至今。

組成:黨參、白朮(炒)、黃芪(炙)、茯苓、遠志(制)、酸棗仁(炒)、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甘草(炙)。輔料為蜂蜜。

功效:益氣健脾,養血安神。

適用範圍:用於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慾不振,崩漏便血。尤適於延緩脾虛導致的衰老。

八珍丸

載於《正體類要》,薛立齋原謂:“治傷損等症,失血過多,或因克伐血氣,耗損惡寒,發熱煩躁等症”。本方為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合二為一,張秉成說:“夫人之所賴以生者,氣與血耳,而醫家之所以補偏救弊者,亦惟血與氣耳。故一切補氣諸方,皆從四君化出,一切補血諸方,又當從此四物化出也”。八珍湯中八味藥皆為補氣養血之珍品,故曰“八珍湯”。

組成:人參30克,白朮30克,白茯苓30克,當歸30克,川芎30克,白芍藥30克,熟地黃30克,炙甘草30克。

功效:益氣補血抗衰老。

適用範圍: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耳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本方常用於病後虛弱、各種慢性病,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等屬氣血兩虛者)。適於氣血兩虛引起的衰老。

金匱腎氣丸

金匱腎氣丸又名八味丸、附桂八味丸,是名醫張仲景代表方之一。首載於《金匱要略》一書。是一首適應範圍廣而療效好的常用方劑。它的功能是溫補水中之火——腎中真陽,即古人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組成:熟地、山藥、肉桂、丹皮、茯苓、山茱萸、附子、澤瀉等組成。

功效:溫補腎陽。及對抗腎陽虛導致的衰老。

適用範圍:用於腰膝痠軟,肢冷尿頻。虛勞腰痛、消渴、老年喘咳、腳氣、妊娠轉胞以及大熱煩渴、口腔糜爛諸症,只要確屬腎陽虛微者,都可用本方治療。也用於腎經虧損,脾胃虛寒,腰痠足軟,小腹拘攣,遺精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