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籌劃了。在他前世的記憶中,貌似也就是在九四年前後進行的。應該說,一開始籌劃此事的時候,柳俊並沒有想得十分周全,只是覺得既然上級做了這個動作,那麼總是有些道理的。
不過一旦決定進行,柳俊就考慮得比較深入細緻了。
書記辦公會上,彭少雄、陸香梅和李江都不大支援,只是礙於柳俊的強勢,彭少雄才同意上常委會討論。其實上了常委會之後的情況,彭少雄等人都能預料得到。
柳俊做了充足的準備,在常委會上詳細地闡述了關於“撤區並鄉”的重要意義。一些原本抱有懷疑態度的常委,基本上被柳俊說服了,常委會一致透過了這個動議。彭少雄授權縣政府專門搞了個請示報告,報送市委市政府。
如此看來,其實彭少雄還是不贊成搞撤區並鄉的……書記辦公會上不表態,常委會透過之後,依舊是以縣政府的名義,而不是以縣委的名義上報市裡。只是礙於柳俊的強勢,不好明確反對罷了。
柳俊不理這個。
他與彭少雄合作,也是基於一個原則:有利於工作開展。
假使要他犧牲原則去遷就彭少雄來換取所謂的“合作”柳俊不會同意。
報告送呈市府之後,引起了唐海天的重視。大寧市五區三縣,三個縣下面都設了區公所,鄉鎮的轄區和人口規模都比較小,力量也比較弱。一直以來,三縣的經濟都遠遠落後於五區。寧北縣這個“撤區並鄉”的思路,或許是一劑良藥。
“唐伯伯,其實我的思路很簡單,就是要管理扁平化,減少中間環節。我們現有的縣——區——鄉——村的四級制組織架構,實在太臃腫了,人員也太龐雜了。結果不是人越多力量越大,而是人越多事情越難辦。大家相互扯皮,很多事情都耽擱了。我認為,應該簡化機構,精簡人員,集中人力才、財力、物力,加快水、電、路、市場、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其中,最主要的是擴大和完善小城鎮的整體功能,最佳化生產力配置,加速區域經濟的發展……”柳俊說道,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嗯……繼續,接著說……”唐海天聽得有點入神。
“特別是關於那個小城鎮的功能!”唐海天的作風比柳晉才還要平易近人,私下會晤的時候,從來不在柳俊面前擺架子。柳俊倒也習慣了的。
“以我們寧北縣為例,一千八百平方公里的轄區面積,將近一百萬人口。真正的中心城鎮,也就是城關鎮、五里橋鎮等三四個鎮罷了。而且都還集中在南部靠近大寧縣方向的地區,整個北部,基本上就沒有一個像樣的中心城鎮,這對整個縣域經濟的發展,極其不利。撤區並鄉的主要目的,在於著重建設幾個中心城鎮,成為北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整個北部地區的經濟快速增長,以現有鄉鎮的規模,是沒辦法支撐得起來的。”唐海天點了點頭。
“嗯,這個思路比較對頭。搞好了,可以作為其他兩個縣撤區並鄉的樣板……”柳俊便有些振奮,唐海天這等於是同意他的做法了。
“那麼,你打算合併成多少個鄉鎮呢?”“二十個左右吧,加上城關鎮不動,一共二十一個鄉鎮。”柳俊很肯定地說道。
這也是受了柳晉才的影響,凡事把工作做到實處,不搞模稜兩可的答覆。
唐海天滿意地微微點頭。
柳俊掏出煙來,敬給唐海天一支,自己也叼上一支。
“你打算用多久的時間將此事落實下去?”唐海天問道。
“半年!”“半年?”唐海天吃了一驚,抽了一口煙,在腦海裡飛速計算可行性。
“時間有點緊啊,要做的工作太多了!”“是有點緊。”柳俊也承認:“不過我們拖不起,您別忘了,我可是給你立過軍令狀的。”唐海天就笑起來,說道:“你小子別給唐伯伯下套啊,不管你怎麼折騰,三年之內,寧北縣的經濟必須上來,這個沒得什麼條件可講的。”柳俊就搔搔頭,嘿嘿一笑。
“撤區並鄉,思路是正確的,但是也會遇到很多問題。首先就是區域的劃分。二十個鄉鎮,平均每個鄉鎮九十平方公里左右,管轄人口四五萬,基本合理……”唐海天說道。
柳俊說道:“鄉鎮行政區劃確定的原則,我的想法是要著重考慮有利於經濟發展這一因素,如原有鄉鎮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流向、產業結構、資源分佈狀況,以及交通、水利、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狀況等,儘可能做到每個新設鄉鎮都有一、二項主導產業和一個有發展前景的集鎮,使行政區劃與經濟區劃儘可能一致。同時,也要考慮山系、水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