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海怪就敢

在遙遠的大西洋亞速爾群島,有一面陡直的峭壁豎立在海洋上,這裡曾經是西班牙艦隊與海盜決戰的地方,也曾經在峭壁上搭起木架,將海盜絞死屍體懸掛著搖搖晃晃直到風乾,這裡是前往美洲的最好中轉站,也曾經是大航海時代海盜最猖獗的地方。

到末世來臨前,大概就馬六甲地區還有海盜吧。

在衛星定位追蹤的高科技裡,航行在海上的貨輪還是很好找的,據說後來海盜劫掠船隻後,都要將船員趕到自己的船上,將原來的貨輪丟棄在海上。或者搞點油漆塗偽裝,又或者只把目標瞄準漁船,在馬六甲繁華的航道上,要找到哪艘是海盜船很有難度。

有人笑著說過,真要如歷史上重新出現海盜時代,大概得是星際探索。人類要走出太陽系,在銀河中尋找別的生命,只有政府跟聯合國是不夠的,到時候為了利益大財團大公司必然會有私人力量以科考的名義去探索星空,以期在別的星球上找到礦物與能源——聽起來這樣輝煌的星際探索史,其實跟大航海時代的本質也沒有兩樣,誰先搶到誰先佔領就是誰的,戰爭與衝突將不可避免,在別的荒蕪星球上,還怕核武器沒地方用?

地球的資源已經日益枯竭,航天技術也在發展,只是這一天真正到來前,末世先降臨了。

七月,北大西洋。

一艘輕快的木船順著海流方向,拉緊船帆準備在亞速爾群島附近登陸,船上食物也許足夠,但是淡水卻是稀缺資源。船並不太大,船帆一律是防水的油帆布,在碧藍的海水與雪白浪花上份外顯眼,順風航行船頭海風很大,但速度看上去卻沒有多快,因為海上缺乏標誌物,望山跑死馬的的近義詞絕對是望島等死船員。

一大桶水被灑在油亮光滑的甲板上,兩個曬得黝黑的高大男人蹲在那裡罵罵咧咧的擦甲板。夏日天氣晴好,木頭太過乾燥,長期暴曬不保養的話會漏水。現在要搞到一條不錯的船,可不容易。

同樣木頭削成的盤子裡裝著一條醃魚,吃了一半,看上去不太受歡迎。

鐵盤容易上鏽腐蝕,瓷盤玻璃盤容易碎,錫器更糟糕到冬天會變成粉末。這種砸不死人的木頭盤子最好,不擔心在船搖晃的時候飛出去變成利器。

“我們該到北海去一次,挪威海也不錯,那裡的收穫才豐盛。”

看著海里不斷出現的銀亮鱗片,船員一邊擦甲板一邊抱怨,現在他們只能合作,依靠六條船同時張開大網,下網後分頭駛開,然後用人力將網拽上來一小部分,然後縮小包圍圈,用魚叉捕獵靠近海面的魚群,往往看見肥厚的大魚就憂心忡忡,擔心把網掙破。

最糟糕的是那些劍魚,兇悍得可以將木船撞毀。

“上帝保佑,我看見海豚了,快,起來,扯帆我們跟著海豚走!“

海豚喜歡成群結隊的圍獵,將魚群聚攏驅趕到一起,這時候連信天翁也飛來湊熱鬧,也是漁船趁機撒網的大好機會。不需要跟別的船合作,直接撒自己的網,運氣好的話就能有滿滿一網的收穫。

“船長,左前方十點鐘方向有點不對。”

“我看看…咦?”

望遠鏡裡出現了一座礁島,黑乎乎的,凹凸不平的半弧狀。

“上次來還沒看到這座島!”

“不管它,距離我們還很遠,我們撈一網就走。”

海面上忽然出現小島也不是稀罕事,無非就是海底火山爆發造就的新島嶼,除了與大陸架相連的島,大部分海島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剛出現的海島都是火山灰與石頭,溫度高,硫磺味重,而且非常不穩定,不宜靠近。最快的記錄能夠在七八天內造就一座新的島,亞速爾群島火山地震劇烈帶,本身也是這麼形成的。

船長又盯著望遠鏡看了幾分鐘,確定那座礁島上沒有冒出任何黑煙,甚至還有些許模糊的綠色與褐色植物,於是定下心來,呼喝著船員跟隨海豚群來到海水最激盪的中心區域。

一條銀色的細長條魚一頭撞上了甲板,不停的撲騰。

“是飛魚!上帝保佑,這真是大收穫!!”

所有人都高興得差點要蹦起來。

飛魚聚整合群,它們在遇到天敵的時候會竄出水面短距離滑行,那景象非常壯觀,對漁船來說收穫也最豐盛,因為不算撒網的成績,單單是沒頭沒腦飛到甲板上掉落的魚就有不少。

有個船員還脫下衣服跳起來撲打飛過來的魚,興奮無比。

“白痴,別管那些了!快撒網!”船長笑罵。

飛魚視力在白天時很好,看見同伴的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