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傳媒可真是下得一手好棋啊!
可是事情真的會如薔薇傳媒那邊設想的那麼順利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薔薇傳媒的確是按照設想中的那樣,從外賣購進了大量最便宜的單面銅版紙,但是第一天就出問題了。
之前那一百個提前買到單曲碟的人收到了貨,好些人立刻將其中的海報拿出來並掛在了顯眼的地方,也有很多人拿去跟朋友炫耀。
由於這一百份單曲碟中的海報都是使用雪面銅版紙製作的,所以這些海報不僅看起來質量很好,摸起來也很有質感,反正就是一種高檔貨的感覺。
沒有提前買到單曲碟的人心裡面癢癢的,他們也很想早一些買到貨。
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
很快就有人從之前的各種新聞中得知這次的單曲碟製作方是薔薇傳媒。
緊接著,很快又有人託在薔薇傳媒工廠工作的親戚朋友幫他們帶一份出來。
這種事情工廠自然是禁止的,所以單曲碟是帶不出去的,能帶出去的只有印刷失誤造成的海報殘次品。
對於很多人來說,不管是歌還是海報,只要能提前拿到其中之一他們就能滿足。
然而,拿到殘次品海報的人表示大失所望,因為他們拿到的海報跟提前買到單曲碟的人拿到的完全不一樣,他們覺得這已經不能用殘次品來形容了,因為用假冒偽劣產品來形容或許更加妥當。
有人猜雖然製作方是薔薇傳媒,但是由於提前出售的一百份是玫瑰傳媒做的活動,所以那一百份單曲碟就算玫瑰傳媒自己做的。
此後,網上出現了各種玫瑰傳媒出品的專輯比薔薇傳媒精緻的傳聞。
正巧在第二批拿到海報的人當中,有一名記者,對於兩批海報質量有天壤之別的情況,這名記者展開了調查。
他先調查了玫瑰傳媒的工廠,並從中瞭解到玫瑰傳媒最近並沒有製作任何單曲碟,這表示提前出售的一百份並不是玫瑰傳媒製作的,網路上的猜想被破解。
緊接著,他去調查了薔薇傳媒的工廠。
由於薔薇傳媒上層領導的想法並沒有傳達給基層工作人員,所以薔薇傳媒工廠的工人口風不嚴。
不,也許應該說他們根本就不覺得那些事是不該說的,而且有些工人還覺得那是一件值得吐槽的事。
因此,那名記者在薔薇傳媒的工廠找到了正確的答案——薔薇傳媒故意換掉了印刷海報的紙張且在製作單曲碟的其他方面也有偷工減料現象。
他立刻就把真相公之於眾,並且還對玫瑰傳媒這樣做的原因做出了各種分析。
這名記者的新聞一出,網友們立刻議論了起來。
漸漸地,有一些人猜出了真相。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網友們覺得那個猜到的“真相”就是事實。
漸漸地,人們認定了是薔薇傳媒要坑暖暖要坑玫瑰傳媒。
這件事很快就被薔薇傳媒的人知道,在輿論的壓力下,他們放棄了原先的想法,將所有偷工減料的產品全部銷燬,並且重新購置材料製作與最開始那一百份一樣完美的單曲碟。
暖暖的單曲《荒蕪》,雖然不是她的第一首單曲歌,但是這卻是她第一首跟影視劇無關的單曲歌,這樣的情況使得暖暖的忠實粉絲暖風們既感到高興又感到不爽。
高興,是因為影視劇裡的歌與正式發行的流行歌曲在大眾的心中有著不同的感覺,很多人總覺得影視劇裡的歌不算是流行歌曲,因此他們認為這首單曲相當於是暖暖真正意義上發行的流行歌曲,也就是所謂的處女作。
喜歡的歌星正式發表了處女作,這肯定是讓粉絲們非常激動的事情。
不爽,則是因為暖暖這次出的是單曲而不是專輯,單曲碟中就算收錄了很多不同感覺的《荒蕪》,但歸根究底還是一首歌,單曲的一首歌自然沒有專輯的幾首歌來得爽。
暖風們等待暖暖的專輯等了很久,好不容易等來了一個卻是單曲,這種酸爽感覺是暖風的共識。
也許因為暖暖轉型成為歌手之後出的全部都是單曲,並且她的每一首歌大家都覺得就算單曲迴圈一直聽也不會膩,所以網路上開始有人稱她為單曲天后。
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人用單曲天后來稱呼暖暖,這個稱號似乎從網路上的戲言變成了大家公認的事。(未完待續。)
600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王月開著車載暖暖去了a市與c市交界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