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一望無際,將遠山大半隱去,只露出幾座蒼翠的山頭。而橋畔疊石開流,與畫中雲彩又頗為和諧。
整幅畫作樸實穩健技巧多變,不落俗套,這種大處用心、小處下筆、法中求變的良苦用心。實在難得;這姜才子果然名不虛傳。
正在看得出神兒;聽到莫大師說:“這幅名為《秀媚峽小景》設色;是蘇雪兒;蘇小姐的作品。”
蘇雪起身向看臺施了一禮;卻是鴉雀無聲;這讓她有些尷尬起來;不至於吧!連一個鼓掌叫好的也沒有?是自己沒有親友團的系嗎?還是說到設色;這些人一時搞不清狀況。
原本只是水墨和淡彩;至於畫的什麼內容題材都沒關係;但梅大師和蘇雪商量後;有意地註上了此畫為設色;因為在色彩上;蘇雪與一般概念的淡彩有很大的不同;用色極為大膽;所以區分出來;讓人更能注意到作品的與眾不同,興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現在!
終於,蘇雪聽到幾聲清脆的掌聲;她偱聲望去;竟是梅大師;而這點掌聲;實在顯得勢單力薄。
忽然雅臺上有位老者高聲問道:“莫大師;是不是弄錯了?這畫當真是這位蘇小姐所作?”
莫大師回道:“張大師;絕對不會錯;此畫的確是這位蘇小姐所畫;蘇小姐是襲承了畫壇奇人餘大師的設色之風;融合了多種技法;自成一家,此畫是梅大師親自裝裱送來的。”
蘇雪有些摸不著頭腦;什麼奇人餘大師;這些大概都是梅大師幫她安上的。
臺下轟然響起一片議論聲;甚至比之前的那些掌聲還高出許多。
楊大師也在一旁說:“此畫的確是出自蘇小姐之手;老朽曾看過幾幅蘇小姐的作品;設色要求對色彩有極強的協調力和表現力;這些年已經少有這樣的佳作;而蘇小姐顯然做到了。”
眾人得到莫大師確認;還提到了梅大師;而楊大師又出言解釋稱讚;議論聲才平靜下來;然後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喝彩。
這前後的巨大反差。讓蘇雪一時有些難以適應。而一旁的姜才子也出聲道:“蘇小姐竟能畫出如此意境高遠而有氣韻的作品;用色更是大膽;卻是美極,實在令人佩服。”
蘇雪淡淡一笑,暗噓了一口氣;原來不是自己的畫有問題;是這些人不相信這作品出自她這樣一位女子之手;真是夠讓人氣結的;不過現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