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那麼還有什麼意義呢?”對於這些把畢生精力花在了爭取一個又一個的成功上面的患者來說,治療他們的惟一方法只有是讓他們自己弄清楚自己是否在做心靈上真正喜歡的事。&nbsp&nbsp 。 想看書來

對法定快樂的剝奪

我們曾經看到製藥商在對全國播放的產品廣告中告誡患者,病人一定要告知醫生詳細病史和服藥情況,然後才能服用醫生開的處方藥。這些製藥商當然希望人們多買他們生產的藥,但是如果不適合服用的病人吃了藥的話,他們清楚將會有副作用,因此他們發出了這些警告。那麼,那些為緩解和治療工作壓力提供心理諮詢的醫生,他們是否也需要做出相應的預先警告呢? 1999年的時候,《新聞週刊》發表了一篇有關矽谷白領工作壓力的文章,文章稱那裡開展了一項旨在幫助員工“找尋快樂生活”的活動,當然,這樣一來,員工在職業追求中就會變得更加快樂和能幹。文章稱: 矽谷的高科技企業在聘請心理導師、顧問,甚至瑜伽功教練等等,來幫助那些處於工作重壓和瞬息萬變的行業發展形勢下的公司職員,使他們能夠在重壓之下保持自我……一位寫過一本有關自立觀點著作的作者表示,這些公司不惜投入地希望使員工認識到工作並不是一場噩夢。 矽谷高科技公司的員工平均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所以他們心理壓力巨大一點也不奇怪。問題是,許多這類旨在減輕職員壓力的工作卻把情況弄得更加糟糕。 Sun公司的研發部經理向《新聞週刊》透露:Sun公司請了顧問幫助公司的軟體工程師等職員“享受真正的世界帶來的快樂—陽光、騎腳踏車、與孩子嬉戲”。但是,這些對員工原有生活習慣的打攪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這同樣說明了我的關於“工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做你喜歡的事情”的觀點。 那些顧問所進行的治療課程的確聽起來合情合理而且很誘人:“親愛的,這樣做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我在工作中從來沒有像在高中時的一段時光那麼快樂,在那段日子裡,我把全部時間都花在了製作模型船上面了。”不幸的是,任何人在成年以後都不會再那樣生活了。順便再提一下,注意,好好回想一下,說實話—你為什麼那時候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製作輪船模型上面呢?難道不是因為實在是沒人跟你約會嗎? 這些治療課程無法起到預期效應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這些兒時的遊戲無法滿足成年人對個人成就和滿足感的需求。人類註定需要從克服困難和推進工作的實踐中互相傳授,取得發展。沒完沒了的遊戲和野營是無法滿足人類的這些需求的。愛比克泰德同樣也懷疑試圖透過自我放縱來獲得快樂的方式是否有效。對他來說,真正的快樂是一個動詞: 透過做善事來獲得快樂並不是一種交換心理(為了得到,所以我要善良)。善良本身就是一種實踐和回報……那是一種長期的對我們性格的調整。我們朝著好的方向調整我們的想法、語言和做事……做好事是為了快樂、心靈上的安寧和遠離煩惱。當你積極地投身於調整自我的實踐中時,你就從那些使自己偷懶的藉口中解脫出來。取而代之的是,你腳踏實地地走好當前的每一步。你坦然面對困難和失敗的態度使你的創造力倍增,在目前的環境下不斷取得進步……你的生命因為你完全投身其中而不斷取得進步。&nbsp&nbsp 。。

消極的安慰劑效果

這類模式化的或者說士氣建設型的治療課程的接受範圍非常大。接受治療的人們往往不能緩解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甚至可能會加重問題。這是因為人們接受的是同一模式的治療,醫生並沒有根據不同的情況施以不同的對待,結果往往會取得消極的安慰劑效果。 按照傳統的觀點,積極安慰劑效果是指,比如說,一個人吃了一些與他的疾病並沒有關係的藥,但是因為他認為這些是有效的藥,然後,他的病好了。積極安慰劑效果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病人對良好效果的預期帶來了對身體的正面影響。事實上,我們自己可以說服自己很多東西,甚至身體上的症狀也會被治癒。 消極安慰劑效果在積極安慰劑效果沒有產生時便會發生:因為,你本來已經準備好會有一個好的效果,但是症狀的好轉並沒有發生,這說明你吃下的藥沒有作用。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就會認為自己的病比原先預想的更加嚴重了。這樣的推想就產生了消極安慰劑效果:“我吃了醫生給我的藥仍然不見好,那我的病肯定會越來越嚴重的。” 其實,實行那些員工減壓工作的公司透過一種簡單的評估工具就可以避免消極安慰劑效果的出現了:搞清楚到底什麼能使目標員工快樂起來。然後,你還可以進行一個後續的評估,問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