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是彰顯文化底蘊的高雅品味。也許買東西並不是最主要的,光是在街上閒逛,看看那些老字號商鋪的招牌和陳設,聽聽老人們講講從前的故事,拐入某一條衚衕,看一位小夥子聚精會神地刻著手裡的印章,幾位外國朋友正在和老闆討價還價,這些,都是北京風情明快而又深情的畫卷。當然,如果你有自信的眼力,也許在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藝術品中真能夠淘到價值連城的寶貝也不一定哦。
榮寶齋
在琉璃廠眾多的老店鋪中,榮寶齋無疑是其中的龍頭老大。建立於清康熙年間的榮寶齋前身叫作松竹齋,在光緒年間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改名榮寶齋。“榮寶齋”這三個字也是著名書法家陸潤庠所題寫。說到榮寶齋,不能不提齊白石,當初齊白石尚未成名之時,其翻古出新的畫法曾一度受到保守勢力的排斥,還是榮寶齋獨具慧眼,把齊白石的畫作當作鎮店之寶,齊白石成名後,自然也是不忘舊情,凡是榮寶齋索畫,有求必應。1933年,榮寶齋完成了由魯迅和鄭振鐸共同編輯的《北平箋譜》的版刻箋譜,並以此為契機,創造出了獨特的木版水印畫,其複製印刷水平已達到了足以亂真的程度,據說白石老先生在世時都幾乎辨認不出哪幅是複製品,哪幅才是原作。如今榮寶齋出版的水印名畫已達一千多種,這種完好地儲存了中國畫氣韻生動水墨酣暢的複製技術,可不再是為了奸商牟利,而是為傳播中國傳統藝術之精粹作出了巨大貢獻。借奧運會之機,榮寶齋還會舉辦展覽,開發特色產品,讓更多的外國友人瞭解這種中國特有的技藝。
主要景點(8)
當你步入琉璃廠西街,榮寶齋的大招牌可說是最為氣派奪目,三千多平方米的營業面積,沒人能與之相比。比之其他店鋪,榮寶齋更像是一個藝術博物館,那些擺放在櫃檯內的文房四寶、金石書畫更像是些陳列的藝術品,而讓人們暫時忘記了它們還有一紙價籤。東齋西齋兩大空間,東齋內經營的也是和其他店鋪類似的古玩玉器、紅木擺件、文房四寶,價格屬於中高檔,但是在這裡買東西圖的就是貨真價實,買得放心。說到這裡,自然不能不提木版水印畫,如果花上幾百元買一副形神兼備的徐悲鴻《奔馬》,絕對是一份最有價值的紀念品,據說有外國友人買了水印畫後擔心海關不讓出關,他們以為那是真品,的確,你從筆墨神韻之上真的看不出有任何差異。西齋如今堪稱“亞洲第一畫廊”,各類名家名作集於一堂,油畫、水彩、中國畫、版畫等等,一覽無餘,經常有畫家在這裡舉行小型畫展,而榮寶齋本身也有很多的收藏品,定期會有一些精彩的展覽,運氣好的話你會大飽眼福哦。
中國書店
琉璃廠最初得名還是有賴於書業的繁榮,那些宋版元槧、精刻殘帙,吸引了多少藏書大家的目光,演繹了多少值得稱道的書林佳話。民國之後,又有一大批書局立足於此,如京華印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開明書局、掃葉山房等,這期間大量中外名著的出版也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的思想啟蒙運動。1952年,中國書店成立,這是新中國第一家國營古舊書店,並且直到現在也仍是北京古舊書業的代表。
對於古書毫無研究的人也許實在看不出那些舊本殘本的價值,卻也無妨,就當是一次觀摩,看看那明嘉靖時期的《古文類聚》、殿版的《全唐詩》,或者一份1952年的《解放軍畫報》、1949年的《新華月刊》,時光的車輪如此清晰地在眼前碾過,一份書刊彷彿再現了歷史的陳跡。
戴月軒
中國的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其中湖筆、徽墨、宣紙、端硯又是四寶中的佼佼者。戴月軒就是一家久負盛名的湖筆店。湖筆產自浙江省湖州市,又稱“湖穎”,穎是指筆鋒尖端一段整齊透亮的部分,據說當地的山羊,每隻平均只出三兩筆料毛,而有鋒穎的只有六錢,可見湖筆選料工藝之精湛。
戴月軒始建於1916年,建立者戴斌先生,字月軒,也是善璉人,自幼學習制筆技術,後自立門戶開創了戴月軒。琉璃廠的每家店鋪幾乎都出售湖筆,但只有戴月軒被認證為“中華老字號”,毛主席和周總理生前都曾一直使用戴月軒的毛筆。
走入戴月軒的店堂,正面一長溜櫃檯後一個個青花筆筒內裝得滿滿的全是湖筆,按照羊毫、狼毫、兼毫、大楷、中楷、小楷各有明確的分類,店員們會根據你的需要推薦給你適當的選擇,你說要寫行書那就來只長鋒羊毫,臨楷書有純北尾狼毫,畫白描有狼毫勾線,也許不經意間你就成了戴月軒的忠實擁戴者,每一支筆相伴一段歲月,痴情不改。假若你還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