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並置了四郡;馬邑之役雖然落空,卻也只是匈奴覺察到伏兵而沒有前來。但這次大撤退對武帝來說,卻是初次品嚐的屈辱。好不容易才給了李廣利一個立功的機會,結果卻鬧成這樣,武帝也只能是乾生氣。

再度遠征,這次準備就周全了許多,兵力達到六萬,另外這次也沒有了那些自帶糧食、只為軍功而擅自從軍的“私從者”。沿途的各國懾於漢軍武力,都開啟城門供給糧食。要知道,上一次遠征無功而返的原因之一,就是途中的糧食補給極為困難。綠洲國家紛紛緊閉城門,佯作不知狀地應付過了漢軍,這種前例並不罕見。第二次遠征中,所有的綠洲國家都不得不表示出歡迎的態度。只有輪臺城(新疆)進行了抵抗,漢軍經數日攻陷了這座城,將城內男女老幼悉數屠盡。

漢軍切斷水源,包圍了大宛國都貴山城四十天。大宛膽戰心驚,大臣們只得把此前隱瞞名馬、冷遇並最後殺害漢使的責任推給王,殺王獻馬。於是,李廣利終於降伏了大宛,被封為海西侯。

2

從李廣利遠征大宛起,漢和匈奴的關係就再度陰雲密佈。記錄顯示,當時連續幾年都是天候異常。對農耕生活而言,因為平時有儲備,就算一兩年顆粒無收人們也能堅持下來。然而對遊牧生活來說,牛羊若全死了就無計可施,畢竟動物死亡後肉不能長久儲存。所以匈奴內部政局不穩,這也是必然的。此時的匈奴首領叫做兒單于,據說是個年輕的暴君。兒單于由於年少,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