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艙段都有獨立的電源及控制系統,比較靈活。
1986年2月20日,蘇聯發射新一代航天站和平號進入太空執行。作為蘇聯的第三代航天站,它在設計製造上作了許多重大改進,技術更成熟,設施更完善,工作生活條件更好。
和平號空間站的核心艙,總重20噸,長米,最大直徑米,站內最多可容納12名宇航員。由工作艙,過渡艙和非密封艙三部分組成。它的最大特點是有6個對介面,前端有5個,1個軸向的4個側向的;後端僅1個軸向的,可同時和6艘宇宙飛船或航天器對接,組成一個大型軌道聯合體,成為未來空間城的雛形。和平號作為一個基本艙,可與載人飛船,貨運飛船,4個工藝專用艙組成一個大型軌道聯合體,從而擴大了它的科學實驗範圍。工作艙兩側裝有兩個大型太陽能電池陣,總面積80平方米,總功率比禮炮7號大1倍多,達9千瓦。操縱和對接控制系統更為科學。它的航向對接控制裝置可以在和平號不進行機動的情況下,自動控制飛船與之對接。站上由7臺電子計算機組成綜合計算系統,不但可保證自動對接,還能檢驗站上所有系統的大部分功能,測出其工作狀態資料,而且,一面自動顯示所測各項資料,一面還能自動更換備用機件,提前測出航天站在太空的執行情況。四個專業艙都有生命保障系統和動力裝置,可獨立完成在太空機動飛行。其中一個是工藝生產實驗艙,一個是天體物理實驗艙,一個是生物學科研究艙,一個是醫藥試製艙。這幾個實驗艙可根據任務需要更換裝置,成為另一種新的實驗艙。
從1987年2月6日發射的聯盟TM…2號飛船與和平號對接成功後,3月31日量子號天體物理實驗飛行器、4月23日進步29號貨運飛船先後都與和平號對接成功,形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四位一體的軌道聯合體。其後邊使用邊擴充套件,直到1996年4月,和平號最後一個艙段完成組裝。此時的和平號是一個總重116噸(包括一艘聯盟TM飛船)、總容積470立方米的龐然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