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公子如此信賴。”
韓成畢竟是韓王安的兒子在韓國的法定地位就是繼承者,後繼之君,那自然也是自己往後的君主。
所以,張良對他,還是充滿了期待和尊重的。
雖然,這傢伙的確是爛泥扶不上牆。
但,張良既然一心都想著光復韓國,那不管他多爛的泥,他都得想辦法把他扶上牆才行。
他才是真正的,也是不得不的,告訴韓成,大家但內裡坐,外事由張良吩咐。
你就當你的名義領頭復國者就行,我給你操作一切!
而只要能夠復國成功,張良的未來,自然也是如他想象般的那麼光明。
他不但是祖上五世相韓,而且,自己還是復國功臣,匡扶能臣,他張家,就能夠在韓國的丞相位置上焊死!
他不能直接當諸侯,但,只要能夠成功,他的家族,就能在韓國當無冕之王,形成一個流水的韓王鐵打的張家的局面。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但可惜的是,韓國實在是太弱了。
更可悲的是韓國所處的位置是特殊到任何一個其他諸侯都不可能看著一個弱逼所佔據著的絕佳位置。
不管是趙國魏國想要南下還是楚國想要,北上還是秦國,想要東進亦或者是齊國想要西征,基本上都要路過這個四徵之地。
不路過,你也得繞過。
所以,你要是弱逼,你能守得住嗎?
守不住的!
更何況,那時候的韓王室故土,早就已經成為了秦國修築的重要兵營和糧倉了。
你張良就帶著幾千人馬,還是借來的人馬,就圍著這些兵營和糧倉打游擊……
你沒有被完全吃掉就已經不錯了……
所以,後來張良只好暫時放棄這些地方,轉身去了南陽,去南陽那些附近城池打游擊。
但最後,也只能是打游擊了……
“子房啊。”
韓成看著張良,眼巴巴的說道,“這次楚國的貴族項伯,能夠得到如此的機會,你也能借助他的力量,有機會讓我們復國,不過,如今,你們有多少兵馬,何時又能開始動手呢?我韓國,什麼時候才能復國呀?”
嗯?
聽到韓成的話,張良趕緊笑著安慰說道,“公子,如今卻是急不得也。現在,真正屬於項伯的兵馬,不過區區三千……”
嗯……嗯?
才三千呀?
韓成一聽,不禁一陣大失所望。
“才三千兵馬,那隻怕是遙遙無期啊。”
韓成苦嘆一聲說道,“秦軍,百萬之眾,我韓國當初好歹也是幾十萬軍隊的……哪怕最後只有新鄭一座城池,那也是有好幾萬的兵馬啊……”
沒錯,韓國雖然弱逼的很,但是軍隊數量,其實一直都不少。
其實六國的兵馬,都不少。
一般人都知道秦國之稱有60萬大軍,但其實韓國也一直保持著20萬到30萬的軍隊。
哪怕最後只有一座新鄭,這座從鄭國奪來的城池當最後的地盤了,那手裡也是有3萬多的軍隊的。
但!
其實戰國時期的軍隊數量,是要打一個引號的。
不是說這個數量是假的,而是說這個組成的部分和後面的那些軍隊的數量是不同的。
雖然戰國時期,各國基本上全民皆兵,只要是男丁都不可避免的會有被徵為兵卒的可能。
但,就算是被徵兵了,其實更多的人,只是在其中,充當勞工,來幹一些搬運糧草運輸資重的活。
也就是幹後勤的。
在古代一個前線士兵作戰,後面是需要很多人來支撐幫助的。
最起碼,也得三個人供應一個人,這還是比例最吃緊的時候。
一般情況下要五六個人供應一個人作戰,甚至為了前方軍隊有足夠的戰鬥力,有時候還需要10個人供應一個人。
比如,漢武帝北征匈奴的時候,就用10個民夫來支援供應一個前線士兵。
可是,不管是民夫還是士兵,那都得吃飯,吃完飯了,吃飽飯了,才能幹活,才能作戰。
而這,都是算在總共的消耗之中的。
所以為什麼說漢武帝為什麼打了區區三場大戰,就把國庫給耗乾淨了?
那只是因為前線幾萬,至多最多10萬兵馬,本身的消耗嗎?
不!
他徵發的民工勞工,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