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再仔細端詳片刻,蘇景忽然笑了起來,對影子僧道:“天地靈瑞。”
入道至今,將近三十甲子,蘇景‘經手’過兩件天靈山胎,一是南荒天斗山山胎兄弟;二是十一世界幽冥中,二明哥留給他的麒麟雙胎、麒麟庫。
前者巨山結靈胎,成就巨人兄弟;後者也是山胎,本來落座中土、孕育麒麟胎的祟祟山被二明哥搬到了十一世界去做陰間的鎮地石,後有大小麒麟轉生。
今日蘇景所見‘石頭烏龜’,是第三件山胎。
‘石頭烏龜’成形於地窟,附近並無高山,應該不算山胎?靈瑞之山不一定都會顯露猙獰、顯形地面,誰說地下沒有山。
有山,只是普通人看不到罷了。
此刻蘇景、影子僧、舍利金蟬就在山中:地窟是為山腹,巨山在外,深埋地下。
於凡人或普通修家眼中,山胎是可怕怪物,受地火淬鍊得罡風洗滌、領受日月精華萬萬年薰陶侵染,一旦成形、出世,必是不得了的妖孽。不過在仙家眼中,不是所有山胎都不得了的。
山胎也分三六九等。
山胎萬形,人有人畜有蟲有樹,林林總總各不相同,那最簡單的鑑別辦法:以形而分。
牛羊山胎比著蟲草山胎要更高階些,人形山胎比著牛羊山胎更強大,二明哥搬去十一世界的祟祟山麒麟靈玉胎算得上上極品了,比起蘇景收於天斗山的那對巨人兄弟又高階了、強大了不知多少。
而造化神奇,對山胎這等自然奇葩單單以形而論豈非小覷了這座完美乾坤。觀其形,可將山胎劃分大概,但並不絕對...有例外的。需得以意而論,便如蘇景、影子和尚面前這隻石頭烏龜。
烏龜,老老實實,本本分分,遇到危險首腳一縮藏於堅甲之下,永遠那麼慢慢吞吞......君莫笑我慢吞吞,我比誰都活得長。這就是烏龜了。
活得最長的那個永遠是烏龜。
看似不爭。其實只是不與旁人爭,其實烏龜比所有人都會爭、或者說它們知道自己最應該去爭的是什麼:自己的活、自己的命。
抬頭看看天道,天讓萬靈競生,都要好好活,活得長長久久;
低頭看看烏龜,烏龜背個殼子,活得特別好,活得比誰都長。
萬靈競生,競即為爭。烏龜不是不爭,它們爭鬥的方向與眾不同,與天同。
古時有大修,遊覽山河賞遍自然,見中土大陸四面環海,這位前輩提出驚人之論:厚土為一龜。趴伏汪洋間!
乍聽上去未免無聊,可若是有機會看一看他留下的手札、想一想他的諸般道理、推論,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厚土肯定不是龜。但至少厚土如龜是不會錯的。
翻翻古籍經典,有關山胎記載著實不少,中土錦繡,多有靈瑞山,孕真胎誕靈瑞,人畜都有龍魚百相,唯獨不見烏龜,從古至今從未見過有山胎是烏龜的記載。
不是真的沒有,是太罕見。
再就是,蘇景得到麒麟庫後讀過二明哥留在庫中的玉簡。算是個‘庫志’,其間瞑目王提到過一句,本想找個山胎烏龜去十一世界的。無奈找不到,只好用麒麟胎代替了。
當時蘇景只覺可笑,但後來他在莫耶雕刻靈種龍山,就明白可笑的不是二明哥,而是見識淺薄阿骨王了。
地窟中山胎,天地靈瑞,不是神獸玄武不是龍子贔屓,返璞歸真一小龜,中規中矩一小龜...本來是中規中矩的,不過後來‘它’就不規矩了,它經歷了一變:佛變。
龜佛變,龜變佛。
龜已算得‘登峰造極的絕品’,再化佛又該何其了得!
究竟是造化使然,還是神龜有靈,又或者是上古時佛祖曾駕臨中土見這龜兒有慧根就降下靈光一道存貯其心?不得而知了,能確定的僅只是這頭靈龜山胎在將要完全成形時候忽然轉去修佛了,又是個漫長到無法計較的過程之後,背殼上一副佛像完全成形之時,靈龜就修成了佛。
影子和尚所說‘自然佛’就是它了。
殼上佛像完整,靈龜已得佛變。
“不完整啊。”影子和尚俯身,仔細端詳著龜殼上的佛像,很快他的眉頭皺起了起來,又對蘇景道:“很奇怪。”
一邊說著,和尚伸手指向龜殼佛像手印,讓蘇景來看。
手指佛陀像,影子和尚此舉看似唐突,可是真正虔誠存於內心,即便見到大日如來,直視對望又何妨。
循著他的指點,蘇景仔細觀瞧......龜背佛陀跏趺坐姿,手結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