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一四章 共水三變,螳螂兩隻

所有入陣修家、妖jing催運真元,齊齊動唱。

一聲、兩聲、千聲、萬聲、無數jing修之人以真元入聲載咒,那又是怎樣的一番聲勢!

咒上九霄、震撼蒼穹。

旋即,鏡碎。

一下子,‘第一變’凝結的山水純鏡轟然崩碎,再徹底不過的‘碎’,沒有殘片,不見碎璺,八百里鏡直接化作八百里輕霧。

霧升騰,緩慢卻堅定,一丈一丈扶搖向上,咒唱聲讓天搖地動,卻無法撼動那大霧分毫。

離山仍不可見,只因霧氣無盡,它不會向外擴散一寸一尺,但霧頂升向雲霄、霧底始終籠罩離山。

八百里霧,深不可測。

不多時,濃重青霧就升到兩枚法旗所在的七百丈天,得了靈水霧氣滋潤,第二面旗的上的字跡潔淨如洗:霧鎖雲天山猶在。

共水大陣行轉第二變:霧鎖雲天,山猶在。

靈水之力由意入虛,圓滿。

千萬修家咒唱浩浩,迴盪於四面八方,真言猶如實質,衝撞於天地間。字字兇猛!

不知何時瀋河真人重新閉上了眼睛,懸浮高空,依舊不動。靜靜等待著直到離山大霧升騰到自己身旁,瀋河再動、第三枚旗子劃破長空。

霧氣之中,山不見陣不見人也不見,大霧遮掩了一切,但唯獨一樣東西不受其擾:陣旗。

旗落,劍嘯縱橫天雷轟動!

共水大陣的第三變化,是離山來就有的兩道守護。三重大陣:平時供記名弟子修行的無量湖外環、水幕天華大陣;供外門弟子修煉的鐫天石崖中環、壬水雷母篆和戊石紫劍闕。

兩重守禦三道護篆的陣圖早已被修改妥當,以舊篆入新陣:只因水霧為虛。縱然蘊藏至上法力,大霧終歸是‘散’的

離山諸位大妖齊齊長嘯,四十九座無量湖化作真水長練倒卷於大霧,旋即水崩碎化千萬碧sè長劍。分佈於石崖的長老與真傳弟子齊催陣訣。十九座鐫天崖上三千年瀰漫的烏雲消散於無形,可烏雲沒了內中的雷霆閃電猶存,道道勾連著、翻卷著鋪展開來,如脈生於青霧,壬水雷母大篆;仍是那石崖,烏雲消隱、雷霆散開之後,石中銳意迸shè。至上劍意蘊於犀利劍氣,呼嘯八百里霧,戊石紫劍闕。

水幕天華萬萬劍,為大霧塑其形、凝其質;

壬水雷母篆。雷魂電魄,為大霧開混沌、添智慧;

戊石紫闕,至上劍意化靈jing一點,為無盡大霧點出那一真靈!

唯有如此。真力才能真正有效集結、才能升於天外而不散。才能在集結全力之外,再收容陣中所有修家心中的兇狠殺氣、心中的堅韌銳氣、心中那份陷入絕境時誓死以求一搏的騰騰生氣。才能將這殺、銳、生三道生命氣度化作浩然法度!

供水大陣第三變:雷劍靈犀,共水魂。

大陣之力由虛生靈,圓滿。

雷霆與劍氣攪動濃濃大霧,須臾,一道燦燦銀瀑自霧中升,裹挾巨力逆衝九霄,直直奔向那顆沒名沒分惹人憎惡的星!

一陣三變,至此大陣完全行運開來。瀋河從天上飛落共水大陣,掌門人數千年修為進入陣中、添做一份抗天之力。

眾人傾力催陣法、眾人靜靜等待到七個呼吸時,陣中修家身形齊齊一震,共水陣力打到天外,迎上了那枚天火隕星瀋河眉頭微皺,七竅同時沁血;龔長老牙關狠咬,血還是從口角溢位;裘婆婆悶哼了一聲,額頭上發出‘喀’地一聲輕響,頂骨碎裂了小小一截;姚九溪歪了一下頭顱、他的右目莫名其妙地破碎了陣鬥於星,反挫之力逆襲於陣中所有修家,而修為越高,承擔的反挫力量便越兇猛強大。

只才一碰,陣中大修皆盡受創不輕。

也是這一碰,讓陣中人窺探了那顆天火隕星的力量,十之七八、陣中人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四個字:螳臂當車。

相差的太遠了。

凡俗眼中,修家移山填海力大無窮,焚天煮海無所不能,但只有踏入修行之人才會明白,破不得道修不上天就還是個人,在真正天災浩劫之下,自己的力量何其渺小。

反挫之力加身、越發沉重,每一個人身上都彷彿背了一座巨山,壓得自己身骨yu碎、身體yu崩!就在此刻,厚重力量自腳下升騰而起,或流入身體或融入大陣,為陣中人抵下了不少壓力,這是大陣暗藏的一重設計,陣與山已然交融一體,整座離山就是這大陣的甲冑,名山有靈、它也來承天護道!

可惜,不過兩三個呼吸,眾人只覺身周轟轟搖晃,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