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七息,第一息,幾位長老相視而笑;瀋河用看不見的眼睛,望著他自己也不知道那裡有什麼的方向。
第二息,起風了。
陽世中無數大能為者並肩抵禦天劫,諸般法術轟天,打得何其兇猛,早都引蕩起重重狂風,於乾坤中胡亂席捲著,只是此刻新起的風很怪:吹在身上並沒什麼感覺,可這風化了雄山、吹白了大地、吹沒了一座有一座人間城池,風起風過,第二息,中土陽間被一陣不知來自何處的風,大大地改變了模樣。
人在世界中,所以看不得全部景sè,但半懸於封天都一品殿的百丈寶鏡,讓真相完全顯現:南荒、東土、西漠北原全都算到一起,陽間中土大地正zhongyāng,被怪風從西至東拂過、抹平,一道百里寬,萬萬里長的空白地帶橫跨世界。不存一物,空曠得如此醒目。
第三息了,怪風落盡,冥冥之中忽又有怪聲迴盪:是號角連天,是萬箭破空,是戰鼓雷鳴、是刀兵如cháo只存於戰場的殺伐之聲,從隱隱到滾蕩再到充斥,萬萬大軍交戰殺伐的惡響充斥四方!
就在這怪響聲中,被之前怪風吹拂出的‘空地’忽然顯出一堵牆,兵道接連、角樓林立、箭垛與法樓交錯其中的、將中土世界一截兩段的長長城、長長牆。
第四息,突兀冒出來的牆。
“水火仁德長城!”寶鏡前花青花脫口驚呼。
“不可能!”十花判目瞪口呆!
鴻蒙初闢,乾坤尚未安穩時,便有生靈存在。為活命爭於天鬥於地。南方有妖心思聰慧,奉火拜火,立族‘火依’;北方有蠻力大身強,親水靠水。自稱‘水布’,千萬年後,南火北水兩族發展壯大,各統半座中土。兩大強族的衝突也終於爆發。
惡戰綿延三千年,南火難沸北水,北水也無法徹底侵熄南火,恰巧兩族都出了一位善心皇帝,南火仁帝北水德君,不願再讓戰火塗炭子民,就此罷戰議和。但水火難相融,兩族彼此毫無信任,是以建長牆一座。跨世界、從此南北隔絕。
牆名喚:水火仁德長城
但只憑一道長牆。又怎能永鎮太平。千年過後仁德二王先後駕崩。帝星隕落戰火重燃,其後無數年頭,中土世界再無寧ri。那道長城數不清多少次於兩族間易手。
一方奪下長城殺入敵境,可勝利不會持久。長則百多年短則三五載,另一方又會打回來、奪長城、逆襲敵境。牆變成雙方佔優時的‘未雨綢繆’、落敗時的防禦依仗,它不停被摧毀又不停被修補,如此往復,窮盡千萬年,這一道牆一塊磚下千條命一座樓中百頃血!
再殘酷、再漫長的仗也總有打完的時候,新族崛起、兼併水火,南北兩大強族於綿延祖祖輩輩的戰火中灰飛煙滅,天下大統盛世降臨,但這長牆並未拆除,被永久保留下來——皇族牽線、聯絡各族大修,三千年創陣圖、三千年修改完善陣圖、又三千年施法於長牆,借長牆沾染的血氣戾氣刀兵氣意,配以浩術長久祭煉,入法者不乏人間歸仙、妖家大聖,最終‘水火仁德長城’被煉成一道承天護運、永匡中土世界的仙家守護大篆。
今ri中土即便學識最最遠播之人,也不曉得中土還曾出現過這樣一面牆。莫說牆了,什麼火依水布、仁德二帝、兩族爭霸等等等等,所有這些事情,聽都沒聽說過,更找不到半字記載只因,長牆不在第五圓中!
那是第一圓的人建起、第一圓的人爭奪、第一圓的人煉化的:第一圓的牆。
這牆沾染的人命的實在太多,被yin陽司載入《陽間冊》,三品以上判官都要熟讀的課,是以鏡前兩個高位判官都似認出了它。
便如十花大判的驚呼,不可能!第一圓早就覆滅,水火仁德長城也隨舊時世界而毀,已經不復存在之物,又怎麼會再現於今圓。
圓已滅、牆已塌、陣已毀,可水火仁德長城從收斂無數xing命的‘兇物’變作守護乾坤的‘福器’,早就養下了它自己的氣意、深深蟄伏著這片天地中!圓生圓滅無妨,只要這座乾坤不滅,長城氣意便永存!此刻,當隕星滅世而來,當無數修家攜手並肩,當中土生命的堅韌抵抗暴發到極致時,舊圓仙陣的氣意終被引動,長城重現於中土,橫亙。
是氣意,並非真的牆,巍峨聳立但它只是幻象,所在之處今時的城池、百姓、良田都還在,不過被幻象遮掩住了而已;但這份氣意之中,還有力量殘存第一圓的護天仙陣,自第五圓中發動。
同樣天地、不同生命;一座早就毀滅的仙陣又復行轉,承道護生,大庇天下!
第五息